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19|回复: 19

[量产刀] 一把野营刀—— ROCKETKNIFE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6 13:3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2-9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ealjam 于 2010-2-10 09:55 编辑

    型号camp knife----野营刀具.
    野营刀具主要工作对象是什么?
    作为实用刀具来讨论,也许定位比“战术刀具”更为清晰。
    劈柴、切削工具、生火
    剥皮、切肉、剁骨、杀鱼去鳞。(图片来自互联网)
    chaletinchateaugay.jpg b3.jpg


    这把刀的制作者将其定位为野营刀

    nEO_IMG_4.jpg
    经常谈论的内容就不想再老生常谈了。无非长短的优劣势等等
    谈谈两个有趣的设计。
    1双指槽与加长的手柄。重心恰当的位于食指指槽中间的螺丝处,利用指槽即能很方便的调整使用重心。手柄够长往后握则能砍,往前握则能精细切割。因为新版改细并加长了手柄,从而真正使这一设计能更“实用”。
    nEO_IMG_IMG_8663.jpg nEO_IMG_IMG_8648.jpg nEO_IMG_IMG_8664.jpg nEO_IMG_IMG_8665.jpg

    2也是我一直想引起讨论的一个问题:刀刃的不同部位不同开刃角度。
    这个并非指strider“梦魇”那种复杂的多面研磨。一般而言,大多数刀的刃角基本上是均匀的,为了某种目的选择了合适的刃角。
    但是我也从Walter Brend留心其研磨,注意到一种有趣的刃角形式。在另一位制作者的这把刀上也是如此。
    刀身中部的研磨线开始向刀刃方向保持固定的坡度渐薄,刀刃离研磨线的距离不同,留肉也不同。简单言之,宽刀腹的刀刃刃角最薄,清根处刀腹最窄,刃角最厚。比如下图中B点最薄,D点最厚刃角最大,AB则居中。设计意图和使用目的息息相关,A是刀尖,需要一定的强度,B是切、划开动作的主要部位,比如剥皮,因此刃角最小。类推。
    这种设计似乎也并不唯一。
    4.jpg

    至于均匀刃角,比如STRIDER的D9半平磨的研磨线与刀刃保持平行,使每一位置的刃留肉均匀,刃角一致。

    这一个帖子无意讨论什么刀最适合野营,或是最好的野营刀之类。只谈一些有目的的设计细节,制刀者ROB就是一个用刀者。我觉得刀具设计者有一些心思能够被体会,感受,讨论,也是一种思考,无论是对刀匠还是使用者。

    对于刀的假刃样式,我不太喜欢。虽然这种样式我在其他刀上也见过,即使不为捅刺而设计,也可以以弧形过渡。同时也不影响假刃后部刀背厚度,照样能用东西敲。 nEO_IMG_3.jpg

    对于这把刀我再回帖继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9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以前的山民只有一个铁条子就敢上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6 10:5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2-9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强悍的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9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刀难磨是真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9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这刀应该很容易打磨,S刃的角度不大,总体还是很平缓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6 13:3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aljam 于 2010-2-10 08:42 编辑

    5#

    s刃是很有争议的。
    既然有争议,那也不妨谈谈。
    s刃是凸出的刀腹和内凹的刀腹组成。
    为了剥皮的需要,在许多剥皮刀、野外猎刀(以结束猎物生命为主要目的的除外)都有一个饱满的、外凸的刀腹,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能容易的操作、划开皮肉但是不戳破它们,类似的,划开鱼腹的时候也有近似效果。
    但是外凸的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雷米尔斯在他的观点中就强调,在切削动作的最后阶段,外凸或者上翘的刀尖会在物体上打滑。
    内凹的刃无疑能够更有效避免切削时在物体上滑开。不信你试试。
    如果是一把4寸以内的刀,那么像bushcraft那样平直的刀刃是很不错的,加上一点点用刀技巧并能很好胜任它的工作。
    如果更大一点的,也可以外凸和内凹刀刃结合,不需要弧度很大,对切割线的延长说实话是极其有限的,在拖拉切割的时候提高的效率也是有限的,优点主要还是切削与划的动作帮助。
    s刃无疑打磨上要略困难一点,所以弧度需要控制好--------打磨的困难发生在面对一块比整个刃长还要宽的平面磨刀石上。
    镰刀从未被认为是无法或者极其困难打磨的。
    也不像野外打磨齿刃那样折磨人。
    当然,打磨锋利和打磨出整齐的刃线是两回事。
    并且无论平刃还是s刃,磨锋利都需要一定工具和一定技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6 13:3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aljam 于 2010-2-10 09:05 编辑

    6# realjam
    再聊聊内在。
        因为机缘巧合,我与刀匠开始有了E—mail的交流。
    对于一把野营刀,重要的除了设计是性能。我几次向他了解热处理的方式以及细节。
    钢材的热处理和淬火介质的关键就是钢材的冷却速度。加热超过某一特定温度,以一定冷却速度冷却,使既能完成硬化过程,又不至于产生大的应力。为了各种钢材合适的冷却速度,对冷却介质要求不同。
    rob davidson热处理方式是软背硬刃,有些传统。从他的介绍中,可以了解到3v加热到某温度自然冷却即能硬化(貌似空冷硬化?),冷却速度越快硬化越充分。刀背和柄厚度厚冷却速度慢,刀刃部分薄冷却速度慢,因此可以采用鼓风机等热处理工具使冷却速度均匀。(我个人补充,bos处理3v采取快速降温可能也是为了缩小刀各部分冷却速度差距)最终获得均匀的硬度。rob采用的是覆土,通过覆土厚薄控制冷却速度,并且热处理时在刀刃预留了足够的厚度(我个人猜测可能是防止冷却速度过快硬化过度应力大),热处理完再研磨刀刃。当然这样会增加工作量,一次处理一把刀。rob表示处理之后刃的硬度大约62,柄背58。
    我对此解读为:因为3v有这种倾向---硬度稍降低,韧性就明显更强,但是微观破耗增大趋势,不利于保持锋利。所以刃区硬度高,保持性好,软背和柄,有更好的整体韧性。
          我当然会问他是整体均匀硬度好还是软背硬刃好?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倾向和工作对象,不存在好坏,只有个人喜好。
         这个帖子之所以没有发在唯绝板块,是因为刀匠也应该和我一样认为,这并不是一件艺术品,而是一把为了使用而制作的实用工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10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4_97:}要看刀柄,lz来张没手的照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7 00:39
  • 签到天数: 35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2-10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强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1 13:31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2-10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刃角度的不同哪有那么多玄机?手中有这种刀腹的刀,随便用定角一磨就会出现是楼主所说的不同部位刃角不同。相反,磨出等宽的刃线才是用心和功力的体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6 13:3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xwtool.net.cn/

    刃角可以改,刃后面的钢材厚度是改不了的....
    除非大改,重研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1 13:31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2-10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刀身中部的研磨线开始向刀刃方向保持固定的坡度渐薄”这很容易做到;“刀刃离研磨线的距离不同,留肉也不同”这也很简单这主要是由于s刃造成的,在不改变刀腹厚薄的前提下,你把b点磨得离研磨线更近一些为b’,b’的刃角肯定比b点更大。
    我再阐述一下我的看法:我赞同楼主所描述的刃角和刀腹厚薄的不同确实存在,我只是觉得加工难度很小。刀匠很可能是有意为之,但他好像没有楼主想那么多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6 11:35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2-10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凶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6 13:3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刀身中部的研磨线开始向刀刃方向保持固定的坡度渐薄”这很容易做到;“刀刃离研磨线的距离不同,留肉也不同”这也很简单这主要是由于s刃造成的,在不改变刀腹厚薄的前提下,你把b点磨得离研磨线更近一些为b’,b’ ...
    striderd8 发表于 2010-2-10 13:04

    我也很想就此问题大家来讨论,尤其是优缺点。
    造成这样变化刃口的主要原因还是刀身中部研磨线的位置和走向。
    即使这把刀不是s刃,一样也会有这样的结果。
    换句话说,不增加加工难度的前提下,关键在于研磨线的设计。
    可以平行于刀刃,比如jerry hossom,然后在清根位置用一个更深的弧度衔接。
    也可以选择这样的研磨线斜向尾部。或者干脆大平磨,完全靠刃的形状来决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19 15:16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2-12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刀把忒大刀把忒大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7 09:00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2-13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节后准备野营一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13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指槽的想法我很喜欢,确实可以让使用者对刀的掌控更加合理

    难不难磨出这种多变刃角我觉得倒是其次
    作为使用者,刃角的微小变化真的能够带来明显的方便吗?
    例如在挥砍的时候能控制的那么精确就让刀身某个部位砍到合适的地方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6 13:3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0-2-13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aljam 于 2010-2-13 15:17 编辑

    挥砍的时候的确不能控制的那么好  ,只能是“剁”的时候。“切削”好控制一点。刃角变化忒大,不然也就不会注意到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5-3 22:17
  • 签到天数: 63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2-14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刀不错 lz实际使用一下来上下报告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4-17 22:44
  • 签到天数: 345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0-2-16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种刀野营不合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