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287
注册时间2003-12-31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TA的每日心情![](source/plugin/dsu_paulsign/img/emot/ch.gif) | 擦汗 2013-6-26 17:20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个人观点:
悬吊式佩剑法取代璏式佩剑法是一重必然的进步~
璏式佩剑法一般适用于东周时期的古剑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
到了战国后期时,剑的长度在不短的加长~
特别是铁剑的出现,使剑普遍达到了80厘米以上的长度
以至于“修剑拄颐”(剑柄抵到了下巴)的地步~~~
这时候,用璏式佩剑法就已经不太实用了~~
以荆轲刺秦王为例~
当时秦王所佩带的应该是外装较为华丽的I型秦剑(扁茎折肩配装凹型剑格)
剑刃长度已经达到了60厘米以上
再加上璏位于剑鞘离口三分之一处
想要把剑拔出来必须右手移动将近90厘米到离左侧腰部120厘米左右的位置
这就算站在平时也很难办到
所以,秦王当时在被追逐奔跑时想要做到这样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后不得不“王负剑”~
(个人认为,这里的“王负剑”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背而拔之”,而是左手握住剑鞘向下拉,右手拔剑~)
由此可见,璏式佩剑法已经明显不适用于长剑的佩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