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05|回复: 19

[原创共享] 手机中最好的照相机,照相机中最好的手机,诺基亚:单反,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11 21:0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3-3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看到两则颇有意思的新闻,一则是最近诺基亚公司发布了4100万像素拍照手机,做出了DC中最好的手机,和手机中最好的DC,画质几乎可以直接秒杀一般中低端DC。另一则新闻是百年老厂柯达公司201231日宣布停止生产旗下三款彩色反转片:E100GE100VSExtra Color 100。实际上,这也意味着柯达已全面退出彩色反转片市场(尽管E-6冲洗药剂仍将继续供应)

    这不经令人感慨万千,世事多变啊,数码摄影时代的发展如此之快,已经快到令人眼花撩乱的地步,快到普通消费者完全不知道该拿什么来拍照的地步,君不见,太多的人拿着个iPhone、iPAD摄影吗?这里强烈的敬仰一下乔帮主,如果不是他的话,我们还不知道要在九宫格的手机操作系统中摸索多少年,才能用上用户体验第一的智能手机,如今智能手机大有取代DC的趋势,事实上正在取代ING……仔细回想一下似乎很多人摄影都是从单反相机开始的,这个要感谢多年来厂商不断的从技术上降低入门门坎,把单反相机最后整成了像乔帮主家的**那样的街机。但是你真的了解单反相机吗?我们先来的回顾一下百年单反发展的历史,兼谈单反你还能走多远?由于数码单反DSLR是最近十几年间的事情,大家基本都清楚,这里就不做过多的累述。

    单反相机全称是单镜头反光相机(Single-lens reflex camera,SLR),这个名字是由它的结构得出来的,单反相机都有一个用于成像和取景的镜头,有一个反光镜来切换光路用于成像或者取景。数码单反相机DSLR则是在前面加个Digital,(Digital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DSLR)

    实际上单反这个结构出现的非常非常早,甚至早到了相机出现之前,学过美术的朋友们都知道那个利用一片玻璃反射而临摹实物的创作方法,这就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单反结构了。在照相术发明之后,1861年,英国人托马斯•萨顿(Thomas Satton)则发明了具有相似结构的,在摄影镜头和感光组件之间装置有45°角反光镜的照相机,那时候还没有出现胶片,所以感光材料使用的是涂抹了卤化银的干板。

    135单反相机则是在莱卡(LEICA)确立了35mm摄影用135胶片标准之后出现的,1936年,Ihagee公司制造第一台135单镜头反光俯视取景相机Kine Exakta(国内翻译为爱克山泰)。量产型则是在1938年上市,在1936年出厂的第一型Kine Exakta十分罕见(因为生产量很少),品相好的差不多都在收藏家手中,偶而在二手市场上看到的不仅要价奇高而且品相令人伤心。不过36年的第一型和38年的第二型差别不大。和现代单反相比,这台相机在结构上有很大区别,它是俯视取景的,而并非现在的平视取景型,1936年五棱镜还没有发明呢。

    其实要说到135单反相机的出现,推动力量和直到现在推动它发展的最重要力量都是同一个:体育摄影的需求。旁轴135相机一经推出就因为携带和使用方便而在新闻用户中流行开来,一些纪实摄影的大师也应运而生,不过旁轴相机限于结构,使用焦距超过135mm的镜头非常困难,而为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需求,各大镜头厂都纷纷推出了长焦镜头,比如ZeissOlympia Sonnar 180mm f/2.8就是典型代表,在这种情况下,便于携带,同时又能够方便的搭载长焦镜头的单反相机就应运而生了。(向元首致敬,那个时代真是现代科学技术大飞跃的时代,奠定太多现代科技的基础,如今的磁悬浮、3D摄影技术在那时就已经诞生了并做的非常成熟漂亮,3D技术甚至直接应用于纳粹德GJ事训练与战争。)

    这个时代的单反相机还是俯视取景的,拍摄的时候需要从相机正上方看下去,使用的手法类似于现在腰平取景的中画幅相机,对于以方便取胜的135系统来说,俯视取景这种完全违背了人体工程学原理,这种非人道使用方式迟早必然会遭到淘汰,广大腰肌劳损的摄影师要到五棱镜的出现才能获得拯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11 21:0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俯视取景相机在使用的时候很麻烦,和135本身轻巧方便的初衷不符,而且由于没有微棱镜的辅助和限于135片幅本身尺寸较小,摄影师需要弯腰驼背的在毛玻璃上调焦也是很痛苦的事情,腰肌劳损恐怕是当时摄影师的职业病了。处于更快反应速度和更好的使用体验的需求,迫使单反相机从腰平取景走向眼平取景。解决之道名曰五棱镜(pentaprism)。

    五棱镜是一个用一整块玻璃切削而成的有5面反光面的棱镜,用以把光束折射90度。光束在棱镜内反射两次,可以把影像的左右颠倒过来,这个结构被称为五棱镜眼平取景器(pentaprism eye-level viewfinder )。

    五棱镜内的反射并非由完全内反射造成,由于光束是以少于临界角(critical angle)进入,两个反射面是镀上反射物料以造成镜面的反射效果,而两个传递面则镀上防反光涂层以减低反射。五棱镜第5面则在光学上不会被使用,现代相机上使用的五棱镜则常常会在反射面上以真空镀膜技术镀上一层银膜并且在外面覆盖黑色的保护涂层以加强反射效果。

    理论上讲,五棱镜的反射视野率是100%的,不过限于成本和机内空间还有产品的市场定位等等原因,大多数单反相机的视野率并不会做到100%(取景器视野率也是区分专业和准专业机身的一个标杆),近年来在厂商丧心病狂的削减成本的做法下,还出现了以五面镜代替五棱镜组成光路的单反相机,这种相机的取景器常常会显得比较暗淡,不如五棱镜那么明亮,代表机种就是尼康的D70/D70s(当然也有类似于奥林巴斯E330之类用特殊的五面镜结构来达到Liveview功能的情况,这种做法不常见)。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光学巨人蔡司在开发自己的单反相机的时候,在成像的毛玻璃(学名叫对焦屏)和取景器之间加入了一块儿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来提高取景器亮度方便对焦,这个设计自此之后就成为单反相机的固定设计,拧下任何一台单反相机的镜头,从反光镜箱里面往取景器上看,你都能看到菲涅尔透镜独有的一圈圈的花纹(又是德意志民族...此处省去若干字)。

    1949年,东德蔡司(CZJ,carl zeiss jena,也叫耶纳蔡司)生产了第一台固定五棱镜平视取景单反相机Contax S(1949-1951年在产),它最终确立了135单反相机的典型结构,一个镜头,有一个反光镜,然后有一块五棱镜将光路回转了一下,一方面将俯视光路变成平视,另一方面将取景的像左右正过来(俯视取景的时候像是左右相反的),至此,单反相机的标准结构已经确立了,即使是目前最先进的35mm数码单反相机也依然维持了这个基本的结构。(怎么还是德意志民族,不管是东边的还是西边的...此处省去若干字)

    作为相机生产大国,日本的第一台五棱镜平视取景结构相机是Asahi Optical(旭光学,后来公司更名为Pentax,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宾得或者潘泰克斯)在1952年推出的Pentax 67,这是一台中画幅相机。Asahi Optical 同年还推出了腰平取景的35mm单反相机Asahiflex I ,只是没有使用五棱镜眼平取景器,而始依然保持的腰平俯视取景的设计,有意思的是,这台相机一直生产到1983年。

    即时回弹反光镜结构的诞生
    早期的单反相机取景和拍摄要分几步的,反光镜要要给快门上弦之后才会落下,光圈和旁轴镜头一样是全手动的,要先开到最大光圈取景,在昏暗的腰平毛玻璃上对焦,然后折算一下光线,调到你想要的那一档光圈,按快门,咣当一声巨响后眼前一片漆黑,至于到底没有拍到你想要的东西就只有天晓得了。SLR是如此的麻烦,以至于大部分记者宁可用大中副新闻机也不碰单反,卡帕,布列松那一代人也没有用SLR的,不是他们不想,而是SLR实在是太不成熟。直到1954年Pentax做出了 Asahiflex IIb,才有了第一部的反光镜即时回弹单反相机,这样,135单反相机才算是真正的进入了实用化的阶段。

    1957年,旭光学推出了Asahi Pentax,这是日本首台135固定式五棱镜眼平取景单反相机。这台相机一改当时传统的旋钮式过片设计,引入了在徕卡M3(1954)和尼康S2(1955)上广受好评的快速过片扳手,再加上取自Asahiflex IIb的即时回弹反光镜和微棱镜对焦屏,最后还有通用性极好的M42螺口,Asahi Pentax一经推出即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盛名之下,以至于旭光学当机立断的把公司名字从Asahi Optical改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Pentax。(轴心国啊,感叹ING)

    至此,现代意义上的单反相机终于基本定型了。至于后期的高速纵走焦平面快门、插刀式卡口、TTL测光,AF自动对焦,AE自动曝光,多层镀膜镜头等等都已经离开那块反光板很远了,是后话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11 21:0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前面说新闻用户尤其是体育摄影的需求才是推动着单反相机发展的重要力量。尝试过拍摄运动题材的朋友都会明白,在这种应用中,相机的快门速度至关重要,没有高速快门,很难凝固住最精彩的一瞬间,接下去,我们将会说说高速快门的发展。

    高速纵走焦平面快门
    快门是相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相机通过控制快门的开启时间来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按照安装位置来分的话,常见的快门有镜间快门(leaf shutter)和焦平面快门(focal plane shutter),按照行走方向来分有纵走快门和横走快门,按照快门材质来分又有布帘快门和钢片快门(后期还有钛合金、凯夫拉纤维、碳纤维等),总体来讲,没有在单反上用镜间快门的,横走快门和布帘快门的速度很难做到太高。因此,现在的**机身上已经是纵走焦平面快门一统天下,至于快门叶片的材质则从早期的钢片发展到蜂窝钛合金片,再到现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叶片,完全就是一个材料科学的发展缩影。

    虽然焦平面快门出现的非常早,但是速度却怎么也做不快,早期最好的是Ihagee生产的127幅面相机VP Exakta所用的快门,速度范围从1/25秒到1/1000秒,加上B门和T门,这个快门在当时非常先进。

    直到1960年,才由柯尼卡开发的单反Konica F超过。Konica F搭载了名为Hi-Synchro的纵走幕帘快门,最高速度为1/2000秒,闪光同步为1/125 秒。在当时为最快。想想直到七十年代,最快的专业相机也不过是1/1000秒而已(要到71年的佳能F1才有1/2000的横走金属幕帘快门)。关于这部Hi-Synchro快门,柯尼卡是从1953年开始花了7年来研制这部快门,另外从1955年开始花5年研制机身。

    巧合的是,在1957年左右,一个日本发明家(具体的姓名已经无考证了)独立的研制出一个新颖的快门。他试图向各大公司推销自己的发明。Mamiya很感兴趣并做了两年的研究。但是,Mamiya最后没有生产这部快门。(他们的擅长似乎是中画幅相机,那个上面基本上采用镜间快门,且多数用于棚拍)Mamiya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就把这部快门相关的深入研发项目一并介绍给Copal。Copal在Konishiroku(Konica)和Mamiya的财力支持下对这部快门进行了彻底的开发。同时Konishiroku(Konica)和Mamiya 也把自己的快门技术提供给Copal。

    当然较早诞生的Konica的Hi-Synchro快门对Copal技术进一步的研发影响很大。不久Asahi Kogaku(Pentax)加入了联盟,然后到了1961年,第一部Copal Square I 型快门开发出来了. 当时,只有Mamiya,Konica和Pentax才能用这部Copal快门。随后,Mamiya制造了Nikorex F(不是Nikon),这部相机是第一个使用了这部快门的相机。1965,Copal Square S 型快门开发成功。这是最著名的Copal 机械快门,以后被用在各种各样的相机身上。同年Konica用此快门制出Auto Reflex。此后,Copal快门不局限在这三家公司,(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件事情那就是类似这样的相机技术专利事情都是由JCIPA日本相机与影像制品协会来做东协调的,当然范围仅限于日本影像制品公司,所以从外面看日系相机企业似乎都是自由竞争的,各品牌间的粉丝们在网上也是经常口水大战,但究其实质则是日系品牌间完全的错位竞争,不会产生对资源与技术有任何重复竞争而导致的浪费)所以,Copal S快门被用在Nikkormat FT,Sigma Mark-1,Ricohflex TLS401,Singlex TLS,Exacta Twin TL,Cosina Hi-Lite等等相机上。1965年Copal S 快门被大量的制造。直到90年代还还有许多SLR 在用这部快门和它的技术制成品。更值得说的是,60年代用这部快门制造的相机很多到现在依然准确无误。速度从B门,1秒到1/1000秒,闪光同步为1/125,(这个技术指标在SLR上应用了很多年)这在当时的机械快门里都是最高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11 21:0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焦平面快门的工作原理
    焦点平面帘幕快门位于照相机焦点平面前方,它的作用是在未曝光之前遮挡光线,使胶片不见光;在曝光时控制胶片的有效曝光时间。快门一般是装在机身上的独立部件,便于装配和维修。纵走式焦点平面快门的制做材料有钢片和铝合金,也有采用塑料及合金复合式材料。快门由两层帘幕、电磁释放装置和减震装置组成,两层帘幕分别称为第一帘幕(或前帘)和第二帘幕(或后帘)。每一层帘幕由数片(一般为4至6片)非常平直的小薄片相叠而成。这些小薄片在杠杆的控制下,即可以迅速展开,又可以彼此灵活地重叠在一起。展开之后,其相邻的小薄片之间始终仍有一部分彼此相重叠,因此相邻部位始终不会漏光。

    在未曝光之前,只有第一帘幕展开,挡住未曝光的胶片;而第二帘幕则是重叠收缩,位于胶卷片窗的底部.(在手动卷片的单反机中,未上快门之前是两层帘幕都挡住未曝光的胶卷;进片及上快门之后,才是一层帘幕挡住胶卷)。曝光时,第一帘幕向上收缩,使胶片暴露在成像光线下进行曝光。当设定的快门速度低于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时,在第一帘幕完全收缩到头后,第二帘幕经过一定时间的延迟后(延迟时间视快门速度大小而定)才开始展开。当设定的快门速度高于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时,在第一帘幕未收缩到头时,第二帘幕就开始展开,两片帘幕之间形成了一条宽度小于24mm的裂缝 (35mm照相机的胶卷规格为36×24mm), 该裂缝以一定的纵走速度扫过胶片平面,使胶片曝光。曝光结束时,第一帘幕完全叠合在片窗上方,第二帘幕完全展开,将片窗遮严。在进片過程中,第一帘幕展开后,第二帘幕再收缩,为下一次曝光做好了准备。

    实际上这条裂缝的行走速度低于所设定的快门速度,但胶卷平面上每一点的曝光时间却正好是快门速度所对应的时间,所以从理论上分析,每一张底片所记录的景物不是同时曝光的,而是分先后的,但这种差别太小了,以至于在日常摄影中可忽略不计。但在高速摄影中,这种差别会造成画面畸变。

    调节快门速度实际上是调节两块帘幕之间的缝隙的宽度。有些人认为调节快门速度是调节快门帘幕的行走速度,这是不正确的,在快门动作时,帘幕的行走速度是不变的(如Nikon F4和Canon EOS-1的帘幕行走速度为2.7m/s)。目前最高的快门速度是1/12000s, 而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是1/300s(这个是SLR的指标,除了采用频闪实现的高速同步外)。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用轻型材料来制造快门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现在的电子机械快门的释放装置为电磁式的,由电磁离合器控制。在快门释放前,电磁离合器处于释放状态,当操作者按下快门释放钮时,电磁离合器通电,将快门帘幕吸起,开启快门帘幕。减震装置的作用是消除快门帘幕收缩和展开所引起的震动。这个也就是所谓的机震原因之一,以及摄影者最为陶醉的快门释放的声音,再加上单反相机镜箱里的那块反光板上下翻飞所产生的声音与震动。尤其是金属快门连续释放所产生的类似于加特林机关枪一样的迷人的连续的咔嚓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11 21:0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单反相机既高速又方便,而且基本上使用了人道主义的工作方式来避免摄影师沦为一个可耻的腰肌劳损患者,按说已经非常完善了,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彻底和很好的解决,并且在数码数码摄影崛起的这个十几年间变得更加复杂和眼花缭乱。

    插刀式卡口——卡住了的解决之道
    可更换镜头是单反最根本而且是最宝贵的特性之一,最早的单反相机和镜头之间的接口五花八门,有螺口也有插刀式的卡口(其实到现在也没好到哪去,仍然是五花八门,只不过已经没人用螺口了而已),到40年代的时候Praktica设计的M42螺口逐渐成为了接口的主流,而且由于M42接口标准是开放的,所以很多大大小小的相机生产厂都开发出了自己的M42机身,这也让M42成为影响力最为广泛的接口,没有之一。日系的相机厂家掺和进M42的也非常多,比如Pentax,Ricoh,Yashica,Mamiya,Fujica,Chinon,Cosina,Vivitar 等等,开发了近百部机身,其中顽固的Pentax坚持到了70年代中后期,才最终的放弃了M42,转而使用了K卡口,这就是著名的PK卡口(话说这个K卡口也是个神奇的东西,兼容性出奇的好,比尼康F卡口都要更好)。

    M42虽然通用性好,但是却有着结构上的缺陷,比如日常使用中镜头拆装麻烦,碰到偶尔有热胀冷缩的环境中镜头拆卸和安装都会变的非常困难(简单点说就是镜头拔不出来了),最重要的是M42卡口无法实现光圈联动测光,看看现在的单反相机的主要拍摄界面:半按快门启动测光,全按下去开启快门暴光。这已经是通用设计了。但在上世纪 60-70 年代,全开光圈测光还是新鲜玩意。而绝大多数 M42 镜头都还是收缩光圈测光(stopdown)用的单针设计。所以当时的经典设计就是以Pentax SP为代表的机身上有一个 stopdown 的按钮。使用时要先按下这个按钮来测光,然后在用另外一只手按下快门钮来开启快门暴光。如果我们把现在的这个過程叫做一步的话,那 stopdown 测光就是两部了。挺烦的吧?

    面对着M42的缺陷,Pentax这个日本单反相机的鼻祖选择了继续小修小补的做法,而佳能尼康这样的没啥历史负担的新来者则选择了换用插刀式卡口的做法,分别推出了F卡口的nikon F(越战名机,又叫Nikon大F)和FL卡口的佳能Canonflex,在接口上解决了收缩光圈联动测光的麻烦。不过科技总是在继续发展的,自动对焦的变革到来之后,佳能选择了抛弃过去的积累,改用EOS EF全电子化界面的接口,而尼康则选择了继续在F卡口基础上修修补补的做法(F卡口先是改进为AI实现光圈优先AE,然后又改进为AIS,然后是AF)。就目前的发展来说,EOS的全电子化界面显然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方向,这种接口取消了机械传动部分,代之以电子触点,提高了卡口的机械性能和密封能力,而Nikon并没有采用这种壮士断腕式的GM性换卡口的做法而是将镜头全面AFS化,并在数码摄影崛起的十多年间继续改进和沿用。简单来说你可以把一个60年代产的Nikkor镜头直接插到目前最新发布的Nikon-D4和D800机身上使用,只是没有了自动对焦、联动测光等一系列现代化的功能而已。

    螺口变卡口,解决了单反更换镜头时常常面临的拔不出来的问题,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使用相机拍照,最重要的事情却并非卡口或者螺口(那个是相机设计师和技术人员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是测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11 21:0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测光,就是根据所拍对象的照度(烛光、流明、18%的灰度...此处再次省去若干字)来决定胶片的曝光时间,反映到机身操作上,就是设置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组合了。和现在的单反不一样,早期单反没有自动测光表,什么光线下使用什么快门和光圈的组合,都要看摄影师自己的经验了,时间长了,自然也就诞生了类似于阳光16法则这样确定曝光的顺口溜,胶卷盒上也会大概的印着各种典型光线情况下凑合用的大体曝光组合。但是,这一切对于严肃的摄影师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TTL测光
    早期的相机是没有测光系统的,一般都是估计测光或者使用外置测光表,然后发展到了机身搭载测光表的方式,这种做法相当的不准确,因为测光表所测到的读数只是它自己感受到的光量,而并非从镜头进入的光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CdS(硫化镉)测光组件已经可以缩小到装在机身里面的地步之后,终于出现了TTL(though the len,通过镜头)测光技术,由于是直接测量的镜头收集到的光线,测光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了。

    虽然的摄影大师都是熟悉光线变化如自家卧室的强者,根本不需要测光。只是附庸风雅的有钱人多了,测光仪器也成了必需品。最早的测光表不用电,甚至连任何感光组件都没有。大体上是一个木盒子上装着一块圆盘形的灰色玻璃,颜色在一圈里由浅到深周而复始。测光就是透过灰玻璃一边看一边转动圆盘,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了就在盒子上的一个小窗里读出一个测光值,是不是很好玩?

    那些觉得木头盒子不好玩的人用光电池和光电阻做出了种类繁多的手持测光表。手持的表虽然看起来很专业,但是一手抓机,一手持表快拍还是会顾此失彼,如果没有长第三只手或者请一个助手来给你测光的话,那就要想办法把测光表整合到机身上。稍微有些头脑的厂家推出了肩扛式测光表,通过一个连杆和快门速度盘连动,一个指针对准当前对应的光圈值,又免了用户的劳神,又让很多人心甘情愿的多掏钱买一个只此一家的外挂测光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皆大欢喜。日久天长,测光表在机身上生了根,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一步的的改良是测光显示被放到了取景器内,免去了把眼睛从取景器上移开去看测光数据的麻烦。

    当然,那时测光组件还都是放在摄影光路之外的,测光范围也很模糊不清。虽然这些问题都能克服,但是应用各种滤镜和近摄器具所需要的补偿却还是完全依靠经验,没有经验的初哥就只好找个板凳,坐下来拿出纸笔,图表,慢慢地计算曝光。我们知道二战后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准都提高了,当厂家们发现自己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就是这些拍生活照为主的普罗大众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把相机做的更加易于操作。 内测光就是为了使用更方便,测光更精准而诞生的。

    世界上第一台成功加入TTL测光的Topcon Super D是真正的全开光圈TTL测光,但第一台成功市场化的TTL测光单反Spotmatic采用的是所谓的收缩光圈测光。镜头本身是自动光圈没错,但是在镜头座的左边有一个开关,推上去,光圈收缩才能显示实际的测光值。不能说不方便准确,但是却把自动光圈的问题带了回来,大家又要忍受那痛苦的眼前一暗。(这个功能到了全开光圈TTL方式成为普及装备后,又演变成了某些相机上景深预测功能了,按一下景深预测钮,取景器中一暗,顺带着也基本可以判断除被摄主体外,前后景深大概在个什么范围内,真是具有戏剧性...)

    这种设计和螺口本身的结构也有关系(螺口镜头的光圈环不能准确的和机身耦合),但是收缩光圈测光作为一种成功的方式被保留了下来。当时同样收缩光圈测光的卡口也有佳能FL等不多的几种,基本上也是因为机械结构的限制造成光圈耦合很难实现。这几家后来依靠在卡口/螺口内增加耦合机构的方式实现了全开光圈测光,但那已经是尼康,美能达用卡口实现全开光圈TTL测光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有了内置测光表的帮助,即使是刚刚开始摸相机的初学者也能够自如的使用相机了,在懒惰这个人类本能的驱动下,自动曝光也是理所当然的出现了,相机技术就是这样在人类本能驱使下发展起来的。

    卡口的和TTL测光的应用使得自动曝光功能(现今单反相机上功能拨盘上的A、S、P、M挡等,就是这样发展而来的)更加容易实现,虽然早在1963年 西德Zeiss(西蔡)推出第一代135快门优先(S挡)单反相机Super Contaflex,使用的还是M42螺口,1976 日本Canon公司第一台时间先决光圈自动(S挡)的照相机Canon AE-1,1977 Minolta公司推出兼有光圈先决(A挡)和快门先决(S挡)的照相机 MinoltaXD-7,1978 Canon公司推出第一台程序自动曝光(P挡)相机 Canon AE-1 Program,值得说一下的是佳能AE-1首先实现了自动化装配生产,并成为第一种装置有中央微电子处理器的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这种相机曾经创造过500万台的销售记录,从1976年推出之后直到1984年,AE-1和后继型号AE-1P连续8年夺得日本单反相机销售量第一名,非常的了不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11 21:0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AF(自动对焦)
    使用过机械单反相机的哥们都知道,机械相机的对焦需要自己根据对焦屏上的图像来手动调整,一般都有裂像或者微棱镜的辅助,这就决定了,手慢的人,眼神不好的人使用起来都会比较痛苦,就算是手又快眼神又好,在面对拍摄高速动体这种局面的时候,也会一筹莫展。在这种创造力被相机本身严重束缚的情况下,自动对焦成为大家都迫切需要的一个重要功能。

    1985 Minolta公司发明机身一体化自动对焦135单反相机 Minolta 7000(这里另外有个故事就是和美国公司的自动对焦技术专利的官司),这是一个划时代的GM性进步,它不仅第一次使自动聚焦实用化、而且还代表了至1985年为止,35毫米单反机设计的最高水平。它的诞生为新一代的35毫米AF单反机的设计制定了一个基准(如同当年尼康的NIKON F为35毫米单反相机定下基准那样)。这一切都是其它几家著名照相机生产厂家数年来苦苦探索的。随后出现的不少AF单反机从外形和功能设置上,基本上是以α7000来作为参照。

    美能达α7000一投放市场,首先倍受中老年人的欢迎。他们因年事渐高,眼力不济,觉得对焦是很麻烦的事。而用了α7000,只要按动快门,就能拍出清晰精彩的照片,又使他们回到摄影爱好者的行列中。其次从高龄人中开始的“自动聚焦”热迅速扩展到年轻人中,因此该机的销售势头如同破竹。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自动对焦把摄影从一个由专业人士来完成的行业彻底变成了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休闲方式。

    由于α7000性能高,价格合理,所以在短短的半年内就销售了50多万架,从而使美能达当年的照相机销售量超过了连续八年保持销量第一的佳能公司,而雄居日本第一,该公司的当年利润也陡升了70%。美能达并没有想到会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而其它一些厂家则因持谨慎态度,痛失良机。因为从技术上来讲,当时已经出现了较为成功的AF系统(如TTL相位检测系统等),剩下的问题是将聚焦马达微型化和放于何处(机身马达还是镜身马达),与1985年出现的机身一体化AF单反机只有一步之遥了。

    其实在a7000之前,其它公司也做过很多相应的尝试,比如尼康曾经在F3机身上推出过F3AF,换装了一个支持自动对焦的取景器,配合特别推出的自动对焦镜头以实现这种功能,而无独有偶,佳能也推出过T80,以和F3AF相同的方式实现过自动对焦功能,只是他们都没有量产。不过佳能从T80当中汲取了经验和教训,知道修改卡口困难太大,于是干脆全部推倒重来,推出了EOS系统(我等摄影爱好者也学到了一条就是买佳能是一件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呵呵),而尼康则继续在60年代确定下来的F卡口上面实现了AF功能。

    至此,现代135单反相机的基本结构就全部确立下来了,至于之后出现的数码单反相机,防抖系统,除尘系统等等,不过都是在这些基本结构上锦上添花的功能罢了。当然了感光器是另外一个大话题了,颠覆了以前百多年来的摄影技术。就SLR,我们接下来说说镜头上的一个有意思的小事情:镀膜。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11 21:0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镀膜
    最早的镜头是没有镀膜的,有的甚至连镜筒内部消光和镜片边缘发黑处理都没有,然后出现了单层镀膜,不过这主要是用在军用望远镜上用以实现镜片消光,降低被敌人发现的可能性(例如蔡司顶顶大名的T*镀膜最早就是为军用开发的),而在民用相机领域,1941 Kodak公司生产首次采用镀膜镜头的照相机Ektra,但镀膜技术的大发展应该从70年代初宾得推出SMC镀膜的民用摄影镜头开始算起。

    现代镜头上的镀膜大而化之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叫增透膜,是增加光线透过率的,而另一种镀膜则是改变镜头的色彩光谱透过特性的,比如一支镜头种某一片镜片所用的光学材料虽然折射率等等指标很好,但却存在偏黄现象,那就给它镀上一层光谱遮断膜,把偏色纠正回来,而现在镀膜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补偿一些较为廉价的光学材料的不足之处(在此强烈BS某些厂商用树脂材料做镜头),镜头的设计已经不必像过去一样使用昂贵的特殊配方光学玻璃来完成(在此强烈敬仰某德国品牌,即便在日本这个品牌日本人也是趋之若鹜),所以新的镜头一般都是在每个镜片的空气接触面上都有多层镀膜的,这也从另一方面凸显了镀膜对于镜头的重要作用。

    宾得在1971年推出了SMC超级多层镀膜的民用摄影镜头,在当时可以算是举世瞩目,虽然在此之前,尼康,佳能和徕卡都掌握了多层镀膜技术(3-4层)但是超过6层以上的镀膜仍然是难以完成的目标,另一方面,Fuji宣称他们开发的电子波束镀膜EBC (Electron-Beam Coating)可以达到11层,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他们将EBC镀膜技术用于某些电影摄影机镜头,并用于196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但并未用于民用镜头的开发,此后在宾得SMC的压力之下才逐渐开发EBC和超级EBC的富士龙摄影镜头,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

    多层镀膜使得开发现代的超广角镜头和大变焦镜头成为可能。随着变焦镜头的流行,焦距的长度和变焦范围逐步扩大(需要更多的光学组件),为了保证光学质量多层镀膜技术就变的非常重要。

    有意思的是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主要镜头制造商(包括Canon,Nikon和Zeiss)都付授权费给宾得以使用部分或全部的多层镀膜工艺,以能够接受的成本在光学组件的表面镀上很薄的防反射化合物。Leica却依然坚持他高贵的地位,宣称多层镀膜技术对控制眩光的帮助非常微弱,而减少光学组件的数量来控制眩光更为有效。典型的德国式的傲慢,当然了人家有资本。不过当多层镀膜专利技术过期以后,Leica突然改变了原来的立场,象其它厂家一样开始采用多层镀膜技术了。

    今天多层镀膜技术几乎出现在每一个光学设备上,甚至包括日常戴的眼镜和略微高级一点的放大镜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11 21:0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此,百多年来兴衰荣辱的传统单反相机SLR走到了人类摄影史上的一个前所未到过的巅峰,能想到的最完善成熟的技术都已经全部应用在了单反相机上,并沿用至数码时代。但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互联网时代的崛起和90年代末期数码摄影的到来对单反相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与GM,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到了快决定单反相机命运的最后关头了。我们将拭目以待近两年风生水起的EVIL无反相机(mirrorless, 微单,单电等的统称,甚至包括DC,智能手机等)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影像GM。

    根据最近日本BCN排行榜,M43卡口已经成为日本市场占有率第一大卡口,取代了单反多年来的日本市场霸主地位。这个无反相机GM矛头直指单反的反光板和光学五棱镜。将用电子前帘和全域电子快门取代反光镜和传统电子机械快门,用电子取景器(EVF)取代光学取景器(OVF)。真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2013~2017年间也许就会出现135全幅的无反相机,按照电子产品迅猛的发展速度,也许很快单反相机也会步胶片的后尘,成为少数单反死忠爱好者最后的纪念品。

    尽管,单反与无反只是相机取景方式的不同,但是不能改变相机这个影像记录工具的这个属性,所以相机无论有没有反光镜。并不妨碍人类摄影史上大量的经典之作的诞生。比如十区域曝光法的创立者-安塞尔.亚当斯他基本只使用8*10的大型相机。这种大型机背取景相机可没有反光镜,采用的是毛玻璃屏取景聚焦。人文摄影大师-布列松基本用的最多的是莱卡M系列相机+50mm标头。莱卡M系列旁轴取景相机也没有反光镜,M系列旁轴进入数码时代依然故我的在进行演进,而同为莱卡单反的R系列却早已经停产了。所以相机有没有反光镜并不是摄影经典作品的判断依据。虽然所谓的单反历史很悠久,而且持单反相机拍摄出的经典作品无数。

    最终决定一切摄影作品经典与否的还是镜头后面的那颗头,那才是摄影真正的终极利器,而不是照相机里的那块反光镜或者其它什么。所谓世事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9-16 23:40
  •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2-3-3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4_104:}站位 明天早上慢慢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3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好文章 先收藏  宾得原来这么早就出现了  没想到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6-13 16:02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2-3-3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好东西啊~~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1-27 19:14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3-3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哪个摄影包的贴子里看过部分楼主发的内容,呵呵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9-27 08:59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2-3-3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4000万象素,一张图就十几M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11 21:0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哪个摄影包的贴子里看过部分楼主发的内容,呵呵
    雷震云霄 发表于 2012-3-3 11:38

    是啊,在那個攝影包的帖子里發這些,實在是離題萬里了。所以乾脆重寫了這個帖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3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眼睛花了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6-26 12:1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3-3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3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拍照,其实诺基亚N8就已经不错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4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相机拍照,远处的物体分辨率还是不高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6-28 03:1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2-3-4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