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220
注册时间2006-5-17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albertnaoko短短的前言:
Nature也就是自然,是除了cell和柳叶刀之外影响因子最高的科学杂志,2006年上的这篇关于大马士革的文章,第一次通过现代科研手段解开了古代真实大马士革钢材的部分秘密.并且把人们对大马士革钢材的认识提升到了接近本质的高度.如果以此定义真正的大马士革钢,现在我们刀友手中没有一把能被称作大马士革的刀.毕竟,我们还只是在模仿外观.
古代大马士革马刀中的碳纳米管
十字军在和穆斯林的战斗中第一次见识到了大马士革钢刀,这种刀的钢材有着一些欧洲制造的钢材所没有的特点, 比如: 被称为大马士革,颇具特征的波浪型花纹; 非同寻常的机械性质; 和极端锋利的刀刃.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简称HRTEM)研究一块来自17世纪马刀上的大马士革钢材,我们发现,在这块样品里存在碳纳米管和碳化铁纳米线.古代制作大马士革钢材这种超高碳钢的秘方已经失传很久很久,我们发现的这种微观结构可能能帮助我们解开大马士革钢美丽波纹的秘密.
世人相信,大马士革钢刀是直接用古印度制作的小钢胚锻造出来的(这种小钢胚叫做wootz).当精密高深的热机械处理过程如锻造和热处理运用在这些小钢胚上的时候,它们的性质就被提炼到了完美的优越境界.但是,欧洲的刀匠却无法重复这种制作工艺. 19世纪后期,大马士革钢刀的制作秘密彻底消失了. 钢中的碳含量在1%到2%之间时会形成碳化铁,现在我们仍然不清楚中世纪的铁匠是如何克服这种碳化铁胚盘(Fe3C,陨碳铁)所固有的脆性的.我们也不知道大马士革钢刀上的波浪花纹是如何形成的.
适当温度下的机械处理过程可以使钢材的显微结构变得更加细密,并且在更高温度下钢材会拥有超塑性(译者:韧性更高). 我们知道,在钢材中加入钒,铬锰,钴,镍或者别的元素可以在热循环过程中促进碳化铁层的形成,所需的温度低于生成碳化铁所需要的800摄氏度.除此之外,大马士革钢含有稀土元素,并且在其显微结构中有铁碳纳米线(译者:这些前人的工作,参见文献3~5).
我们用一台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一块来自纯正大马士革马刀上的钢材样品. 这把马刀是由17世纪著名的铁匠Assad Ullah所制. 样品捐自瑞士首都伯尔尼历史博物馆的E. J. Klay. 它的显微结构先前报道在参考文献4中, 但是存在其中的碳纳米管最近才被我们发现,因为只有将样品溶解于盐酸中它们才能被检测到. 研究了样品溶解后的剩余物,我们发现有些碳化铁纳米线不完全溶解,这说明了它们被碳纳米管包裹着从而得到了保护,不被盐酸腐蚀(译者:对于非化学专业的朋友,这段比较难理解,我简单说一下,如果没有碳纳米管,样品本应该全部被溶解,滴在TEM铜网上的样品也不可能显示出纳米线的结构,所以只有可能是碳纳米管包裹保护了碳化铁纳米线).
碳纳米管可以用催化合成的方法制备,也可以在微孔结构里用碳水化合物制备.由此我们判断,我们的发现可以将大马士革钢刀中明显的分层结构和钢中的”杂质”联系在一起(译者:对非专业人士Nature里的有些语言不好理解,不是因为用到术语,而是因为读者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非常非常多,其中一些用到纳米金属作为”种子”,再引入含碳的前驱物比如碳水化合物,碳纳米管而后在”种子”的作用下按照一定的原理生长.所以”杂质”,比如催化剂,是碳纳米管生长不可缺少的条件). 400年前的古人通过经验不断优化大马士革刀的处理工艺,最后在大马士革刀里制出了碳纳米管 (译者:400年前的他们显然不知道,他们无意中创造出了碳纳米管.可是,400年后碳纳米管才被日本的Iijima发现).
通过早先一篇关于印度wootz的报道,我们知道,制做wootz刀胚所需的特殊原料是强制性的(译者:这就是我们说的秘方,一点都不能改动) 如:取之Cassia auriculate的木头,取之Calotropis gigantean的树叶,和取之印度特殊矿区的矿石. (译者: Cassia auriculate和Calotropis gigantean是两种植物,图片如下). 我们推测,18世纪,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矿石的减少,不知道矿石里微量元素重要性的铁匠们再也无法用前人的配方制作同样的wootz了.
不断循环的热处理过程和锻打过程使那些生长碳纳米管所需的催化元素渐渐分散,它们散部在和锻打面平行的层理面上.这些元素促进了碳纳米管的生成,碳纳米管又导致了碳化铁纳米线或者碳化铁颗粒的形成.当大马士革钢材的纳米结构形成以后,它才有了这些我们所知道的优越性能.
[ 本帖最后由 albertnaoko 于 2009-4-10 08:49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