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728
注册时间2008-4-14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本帖最后由 jasonp 于 2009-10-26 22:17 编辑
原文发表在JerzeeDevil Forums,作者RAGUEL3
原帖链接http://www.jerzeedevil.com/forums/showthread.php?t=61164
翻译已征得原作者同意,转载请注明原作和翻译出处。
pictures courtsey of solidsoldier and Not Knowin' from JerzeeDevil forums
译者序:初读这篇文章是在半个多月前,当时就想翻译出来并征得了作者的同意,但是因为其他事情耽搁一直没能动笔,直到今天。最初我完全不明白作者在说什么,直到看到了回帖的人发的图才恍然原来这就是黑刀。可笑我见过这么多次却从来不知道这是谁的设计。于是重新读过。仔细看完文章,长吁一口气,原来这就是栓柱锁侧跳的起源。
黑刀的历史(A History of The Black Knife)
1987年,一位来自佛罗里达州Largo市的刀匠Ron Miller终于决定将他已经思索多年的一个栓柱锁侧跳设计付诸实践,并由此开创了自动刀的一个新纪元。
Miller起初希望能将他的刀出售给驻扎在佛罗里达州Homestead市附近的美军特种部队。他在自己的刀上蚀刻了特种部队的名字并在手柄上蚀刻了特种部队的徽章。Miller的一个刀匠朋友Reese Weiland(译者注:这个名字熟悉多了吧)提出通过增加一组手柄调整螺丝来解决现有的锁定问题,Miller接受了Weiland的建议。最初的黑刀和现在臭大街的黑刀(译者注:往后看就明白了)只有很少的相似之处。最初的设计看起来更像马国森的侧跳和蝴蝶的AFO。当然,这两把刀都比黑刀晚。
1988年初,第二批编号1001-1025的25把黑刀完成了。刀身侧面印着绿贝雷的标志,但是“特种部队”的文字标识被取消了。特种部队的成员私下购买了17把,另外八把则被送到刀匠Charlie Ochs处寄售。这大概与在刀展上或者其他刀友社区里你所听到的情况相反,但是Charlie Ochs既没有设计,也没有亲手制作最初的黑刀,这是Ron Miller的作品。
**为了避免误会,这里我必须解释,尽管Ochs改进了黑刀的设计,但是从来没有在任何公开或者非公开的场合宣称这把刀是他设计的。这个美丽的误会是传言与假设成为事实与历史的典型案例。**
同年,Miller组装了一批53把没有任何标记的铝柄凹磨黑刀,Ochs替Miller把绝大部分刀都卖掉了,买主包括消防员、警察、海军陆战队员和海军飞行员。几乎所有人都是Miller的老主顾。
故事在这里发生了转折——Ochs开始对黑刀的原始设计进行修改,他把刀的手柄边缘改得更圆滑,推出了现在在刀友圈子里随便抓个人都认识的现代黑刀(译者注:当然,绝大部分人不会知道这把刀最初的名字——黑刀)——水滴头刀身、有中脊线和假刃、开刀按钮被嵌进手柄里防止意外开刀(1992年还推出了齿刃)。
从工程角度看,这把刀非常优秀。机加工的铝制手柄不需要额外的内衬、刀枕或者贴片。一把十字螺丝刀足以帮你拆开并清理这把刀。锁柱在刀身闭合或者开启的时候都将刀身固定得死死的,不需要衬锁,也不需要背锁。使用固定弹力扭矩弹簧也是个设计亮点,这使得黑刀没有任何回弹问题。
一家位于密歇根的工厂开始生产黑刀的部件,他们激光切割出1200片440C刀片,然后由另一家公司进行机械打磨。用来抛光刀身的机器把研磨时造成的拉丝都打掉了,留下光洁的刀身。最初刀身处理有三种选择,珠光、黑色涂层或者缎面。黑刀的手柄是由佛罗里达的一家公司CNC成型,然后由第四家公司进行电镀。瞧瞧,做一把刀多费劲。
这时的黑刀已经比较成熟了,3.75英寸的水滴头440C刀身,加上5.5英寸CNC加工的铝合金手柄,整体厚度0.6875英寸。
**作为试验品,Ochs做了几把橙色刀身的黑刀,另外还有48把做了迷彩刀身。但是因为后来市场反映黑色的黑刀比其他任何表面处理都受欢迎得多,所以Ochs只生产黑色了。**
1989年,有人建议Ochs利用他和特种部队的关系推销黑刀。这招相当管用,黑刀的销量几乎在一夜之间暴涨,1988到1990年之间,1200把黑刀销售一空。90%左右的黑刀都进入了各种各样的政府部门,DEA、BP、ATF、FBI、EOD,等等。
在第一批量产黑刀取得成功之后,Ochs又尝试着进行第二批1400把黑刀的生产。但是事情并不顺利,第二批黑刀有个致命缺陷——Ochs在最后一刻改变了生产刀片的承包商,结果这个承包商搞砸了。1400把刀都偏离了黑刀原有的规格,以至于每一把刀都必须被手工装备并调整才能正常工作(听起来很像Brad和他的自动刀尝试<译者注:谁能告诉我这个Brad是谁?Brad是姓>)。抛光刀身的步骤被省掉了,留下清晰的拉丝痕迹。刀身处理有两种选择,珠光灰或者黑色涂层。这批刀的装配都相当结实可靠,比第一批还严谨。
尽管生产过程出了意外,但是事实上第二批黑刀的质量比第一批质量更可靠,也对我更有吸引力。因为每一把都是刀匠亲自装配的,颇有些mid-tech custom的味道。
又到了澄清谣言的时间:与命运战士杂志和你在各大刀展上见到的各类专家所说的不同,黑刀从来没有被作为标准化装备被配发给任何政府部门,唯一一个政府的购买合同是海豹下的。根据海军档案馆的DOD记录,1989年的时候有一组5把黑刀被送去海豹进行测试。海豹对黑刀印象不错,所以就向Ochs公司(之后改名为OX公司)下了一个订单,订了5把(注意,是5把,不是500,也不是5000),作为CBR小队的应急工具。CBR是专门为了这次购买合同而被凭空创造出的一个小队,用“生化放射小组”(chemical、biological、radiation)用来掩饰“海豹购买自动刀”。(译者汗- ~-)每次当我想起这些训练有素、具备SR于无形、潜入于无声的精英战士连买把自动刀都畏畏缩缩的时候就忍不住想笑。
**从我找到的档案来看,最终的购买订单是由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海豹特别水艇第12小组的执行长官James E Wardrobe签字的,日期是1991年6月24日。**
使用CBR的另一个原因是,订刀的时候正值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所有人都以为伊拉克人会使用生化武器对付美国人,所以那时候人们相信使用自动刀能够更快速地解救被困住的人。(译者注:这是什么奇怪逻辑)。在海豹发给Ochs的用户反馈中,海豹认为黑刀应该代替ka-bar MKIII成为标配,440C在盐水中表现得很不错,栓柱锁在水下60英尺操作没有问题。(译者注:我认为海豹或许是想说侧跳的弹开和锁定机制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在水下60英尺工作)听起来是很不错的卖点。
当年这些刀的价格是100美元,现在想想真是便宜,即使算上通货膨胀也还是很便宜。去年在亚特兰大刀展的时候,我看到一把当年的黑刀在卖,才150美元。我一直都想弄一把拉丝的黑色涂层无字版本的黑刀(译者注:也就是第二批量产),曾经有过一把,但是在一次越洋行动的时候我把它留给了一个更需要它的朋友。
有不少黑刀以非官方地形式参与了两次伊拉克战争。海豹第四队有若干名队员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私下购买了黑刀,这些黑刀在战争期间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唯一一次损坏报告是一个军中的平民雇员做背敲测试的时候用力在桌子上敲击刀背,结果把弹簧敲出来了。我希望他能用同样的方法测试他的小弟弟。
就像我上面说的那样,最初的量产的黑刀是没有标识的,但是后来Ochs逐渐开始在刀屁股上打上美国制造的标识。这是个挺矛盾的事情,因为不管喜欢黑刀外表的买主,还是收藏者,又或是用这些刀的人们,都喜欢没有标识的黑刀。但现实是,因为当时黑刀是如此流行,以至于很多公司开始恶意仿制黑刀,最后搞得Ochs不得不对自己的产品做点小改变以正视听。
Ochs同时提出了一条经验之谈——任何刀刃尾部进入手柄的刀都不是正品黑刀。佛罗里达集团刀具是Miller和Ochs的心肝宝贝儿,也是黑刀的正统。当时有一个来自俄勒冈的公司恶意仿造黑刀,还有一位老兄生产并销售了8000到10000把仿冒黑刀。最猖獗的时候他的车库里就存放着3500套仿造黑刀的手柄。大多数黑刀的仿造品都比正品短0.75到1英寸,最典型也是最傻的是一个短版仿品,上面印着特种部队和伞兵标识。摆明了就是假货。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仿?首先是最主要,也是最直观的原因——钱。因为黑刀实在太出名,太好卖了。在经济利益驱使下这些人什么都干得出来。其次是Miller和Ochs没有把黑刀的外形和结构申请专利,而因为这些刀是机械加工的,所以只要有一把样品刀,用3D绘图软件模拟出来基本就可以开始仿造了。即使是一些大厂家也开始疯狂的跳进这个行当,他们出品的侧跳连黑刀的外形都没怎么变,内部结构更是一模一样。Boker、蝴蝶、American Tactical、Microtech、Paragon、不出名的Barrel Industries等等公司都干过这事儿。
黑刀在1994年停产了。但是黑刀的仿冒品们依然在刀具市场花枝招展,大放异彩。Ron Miller在1995年去逝,正统黑刀的时代正式宣告终结。之后Charlie Ochs偶尔还会小批量地制作黑刀,这些黑刀的零件都是从之前制作量产黑刀部件的工厂定做的。这些黑刀和之前的量产黑刀有如下几个变化:
手柄中间加了一条纵向的槽,增加了304不锈钢制作的口袋夹,用螺丝固定在手柄右方下侧,刀身上标识OX ENT.BLK-95(译者注:即OX公司黑刀95年),标识分两行书写在左侧刀根处,他每年大概做1000把,分成两批制作。
直到两年前Ochs还在做黑刀的客服维修工作,如果你有出了故障的正品黑刀,可以联系Ochs,他应该能帮你。当年他维修一把黑刀只要5块钱。当然,如果你的黑刀是仿制品,请不要寄给Ochs,否则你可能会在邮箱里收到一包废铁。
Ochs曾经若干次提起他想要停产全刃的黑刀,只生产半齿版本以满足执法人员和军人的需求,因为半齿对他们来说更实用。
剩下的故事应该就不需要我说了,你们都了解。如果这篇文章不能对你有所启发的话,我期望它起码能算是个好故事。
也许黑刀并不合你的口味,但是作为一个自动刀收藏者和一个刀具历史的学生,去弄一把正品的黑刀或许不是个坏提议。因为这把刀是当代量产自动刀复兴的奠基石。
正文完。
译者后记:引用卡巴克版主的话,“量产刀具的核心价值是设计”。3D建模很简单,机械加工也很简单,最难的就是设计。材料质量、加工精度只要有钱很容易做好,但设计不是。这篇文章追溯了黑刀设计的本源,黑刀的刀型现在被若干家刀厂生产着,其中不乏质量超过原作的,但是当了解了黑刀的历史之后,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这些继续生产着黑刀style折刀的厂家和Miller&Ochs,谁更光辉呢?我认为是后者。
全文完,谢谢您的关注
|
-
原始设计
-
Ochs改进版
-
Ochs改进版
-
Ochs改进版
-
后来者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