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481
注册时间2004-10-4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TA的每日心情 | 怒 2017-6-23 17:11 |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本帖最后由 小磨麻油 于 2009-12-2 04:01 编辑
不用说,理所当然地毫不犹豫地坚定不移地选:大D和小d,即2和8;俩凸磨偶都选了,凸磨的刀好不好用,问题就在刀的实际刃角上,可以磨成40度以下的,你偏要磨得更大,那还能好用、锋利度还能有凌厉的表现吗?
偏劈砍用途的较大一些的刀刃角不超过36度~40度即可,其实刃角再小点也可以满足劈砍时的强度要求,绝对足够了,如果用久了稍微有些钝了,只要再用稍大些的角度用磨刀石稍微蹭蹭,相当于极幼开锋那样的磨刀方式再稍微开个小刃(未必看得出来),立马又锋利了,修复起来又简单又快,还一样锋利的效果(这样“偷懒”的开小刃修复锋利度的方法用了几次后,这方法就不太好用了,那就来一次正式的全刃面的凸式打磨,让刀刃面恢复以前最原始那样的形态)。切削拉割为主的短刀,包括折刀小直等刃角为24~30度的也都可以,视钢材的硬度韧性和钢材本身的强度(这个强度跟厚度无关,切记)来决定小刀刃角,使用起来这种打磨法是其它尤其是凹磨的完全比不上的,尤其是削的东西需要削个内陷的一个面时,平磨的干不好,凹磨的更不行,有试过的就立马知道。而削平面凸起的面的,这凹、平、凸都能胜任。如果说浅浅的切割,凹磨是有优势,因为它入刀容易,但再深一些,凹磨的高位置是刀身厚度尺寸突然的增加的,如果切削要入得较深,这凹磨的阻力就大大加强,反而不好用了,所以这时候就不可取了。比如砍柴刀用凹磨就非常不好用。平磨的好些,但砍入较深的,夹刀就是难免的了。不过这个是“不是问题的问题”,无所谓了。
另外楼主给的两个凸磨的示意图的刃角太大了,完全不符合实际。我用两张纸让它们分别在刃尖处靠尖的一小段重合,然后粗略用量角器量了下刃角,结果如何?图中上面的大D的是58度,下面小d的更离谱,有67度了,这样的刀的刃角怎么用呀???如果想让人选择,那你必须画的刀刃角度就要跟实际的差不多,如果不是,画个大大的刃角,试问在刀友里绝大多数的硬度派和锋利派眼中,哪个刀友会选那么钝钝的刃?这是一种误导,如果我画个凸磨,角度大到,刃尖就像个圆球那样,然后让人选择,这样行不行?
还有其它的图,都是不成比例的,如果按图做成刀,这些刀的厚度可就太厚了。还是成比例那样画出来比较好,比如假设刀的实物都统一厚度为6毫米,刀身宽40毫米,因为尺寸这么小,画好图可是看不清的,那就成比例放大,放大两倍就行了。楼主给的图中,量得刀身的横截面,刀厚17,刀宽60;比例缩小成原来的1/2,则刀宽30,厚度8.5,是不是太厚了?刀宽30的无论是折刀还是中小直,从正常使用的实用性来说,厚度有3~4毫米就已足够(折刀3小直4)再追求一点强壮,给个6毫米,这个厚度就使这把刀已经接近失去正常使用的实用性了,可以用钢条来形容了。而厚度达到8.5后,我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然后以较正确的尺寸比例画好后,再画出那些所谓的纯平磨——一直从刀背大平磨到刃尖的(比如大A),大凹磨的(比如大C),你就会发现,这样的刀做出来还真的可以用吗?自己用牙齿咬住薄刃处掰一掰刀身,刃薄弱处很有可能就不费多少力就侧弯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画一画试试看最后的效果图。
凸磨,小凸磨,蛤式凸磨,都可以将刃角磨得较小,具体角度前面有说。
为什么高速的步枪子弹头,船的吃水线处的线型等都是较尖的头后面圆滑过渡的曲线,为什么不做成平磨凹磨那样的型面?同样都是在运动中会遇到高的阻力,凸磨的性能优越处(包括锋利好使),我不能说很厉害,但绝对有很多人会低估了它(这个可不是指强壮方面,而是指好用方面)。
所以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凸磨的是非常实用的。但从观赏角度来说,一把凸磨的刀(当然指手艺精湛的手工刀了),刃面做拉丝处理,或者做镜面处理的,把玩起来,会感觉到这顺着刀面延伸的圆滑曲线很漂亮(人会不会陶醉偶不知道),但问题也很大的,就是拍相片时,凸磨的刀不上镜,尤其是靠近刃的地方,照片很不好表现凸磨的美来。还有如果真的使用这刀,钝了后你就会想哭的,即便你是个DIY高手,你也会感叹修复刃的“工程浩大”,这磨刀可要整把刀的刀面都要重新磨一遍,拉丝的就重新拉丝,镜面的就重新磨镜面(我就不信,这时你还不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