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3|回复: 43

关于地震,再来一篇【万一,你不幸了...】(又一个误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21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预测地震?抵御地震?这些都过去,此帖为不幸之人准备

万一,你在地震中不幸被埋了,万幸的你又被救灾人员救起

千万别让他们急着把你刨出来!!!




救灾方法存在问题!
   
     救灾技巧:
   
     1、希望尽快组织大量生理盐水到救援现场!
   
     女孩被救出10分钟去世,是可以避免的,肢体被挤压超过24 小时后开始出现肌肉坏死,一旦移开重压。坏死肌肉,会释放大量的肌红素、蛋白、钾等电解质,迅速引起心肾衰竭而死。
   
     这就是很多被救人员在被挤压中还能说话,而救出几分钟后死亡的原因。
   
     因此,在移开重物前,就要为伤者滴注生理盐水,让伤者进行有效代谢。把血液中这些东西排出后,再移开重物。否则,一旦移开重物,死亡的机率很高。
   
     希望尽快组织大量生理盐水到救援现场!
   
     2、我曾亲历过唐山大地震。我现在发现汶川的救人方式有点问题。如果采用我的建议,会有更多的人挽回生命:
   
     从废墟中救出的人,有些好像已经“死亡”,但其实是长时间埋在地下造成的窒息。如果抬出来后,先不用布盖住,让其置于室外,并洒些水淋一淋,有可能会复活。
   
     唐山大地震时,我的哥哥被挖出来后,就已经没有一点气了,我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就放在地上。但由于震后下了雨,被雨水淋过以后,过了十多分钟,我哥哥奇迹般地的有了呼吸。
   
     这几天,我一直在打红十字会的电话,想把这个建议转达灾区救援队,但一直占线。请相信我——我是唐山人,是亲历者,请四川的同胞想办法能把我的建议转达最好。
   
     请转告地震救灾指挥部——用一大颗直径20毫米的双头螺栓、两把扳手。
   
     我是搞大型机械工程设备安装的。在工作中,经常使用螺纹千斤顶的原理来抬升,移动上百吨的设备,把一颗双头螺栓底部垫砖,螺栓顶部垫铁板至所需撑起的部位,用两把扳手旋转螺栓上的螺母。并可多用几个螺栓顶牛,交替顶高并填塞砖块来抬高楼板。由于螺纹可承受上百吨的重力,两把扳手就可以顶起五层楼,绝对可行。
   

   

   

    愿在地震中受灾的同胞们平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21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真的啊。 救人英雄阿福被挖出来后过了一会就死了,难道就是这个原因?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6-3 22:40
  • 签到天数: 13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4-21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7 08:1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4-21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出真知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2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真的啊。 救人英雄阿福被挖出来后过了一会就死了,难道就是这个原因?
    dgsgbxxs 发表于 2010-4-21 20:08

    肢体被挤压超过24 小时后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2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lz给红十字会发邮件吧,可以帮助很多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2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预测地震?抵御地震?这些都过去,此帖为不幸之人准备

    万一,你在地震中不幸被埋了,万幸的你又被救灾人员救起

    千万别让他们急着把你刨出来!!!




    救灾方法存在问题!
       
         救灾技巧:
       
    ...
    鹰派铁血战士 发表于 2010-4-21 19:39


    楼主的“双头螺栓法”画个示意图就更好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21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ahehome.cn/

    哎  哎 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5 17:5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4-2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双头螺栓法”画个示意图就更好了
    --
    还是很好理解的,也应该可行。
    不过要多带几个,才能交替用,否则撑高到一定程度后没法往里加螺栓。有两组的话就可以交替往上加螺栓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11-21 20:34
  • 签到天数: 6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4-2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肢体被挤压超过24 小时后开始出现肌肉坏死,一旦移开重压。坏死肌肉,会释放大量的肌红素、蛋白、钾等电解质,迅速引起心肾衰竭而死。”正式的施救人员难道连这点知识都不具备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5 17:5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4-2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式的施救人员难道连这点知识都不具备吗?
    --好多不是正式的。
    而且我见过很多电力局的不懂电力常识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7 00:39
  • 签到天数: 35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4-21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权没势,谁听啊

    据某灾区人民发的帖子(鉴于论坛莫谈国事的规矩大家上网搜吧)说救援人员在总理到
    达之前都是在哪晃悠拍照,总理来了才开始真正救人…
    鹰派铁血战士 发表于 2010-4-21 21:15

    不是吧,这样也太夸张. 难道跟08雪灾时快餐面麦50一包, 记者来免费送一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22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讲的是[挤压伤症候群],是真有其事.
    网络上来的信息:
    (Crush syndrome)乃是指大范围的肌肉受到挤压伤害,造成血液动力不稳定性休克、高血钾、代谢性酸血症、急性肾衰竭,若躯干挤压合并腹部创伤者死亡率更高。
    在灌流伤害,肢体长期受到压迫,肌肉组织血液灌流不足、缺血及被脱困减压后组织而形成,因为血液内的离子失衡引起一连串的细胞死亡与发炎反应。在减压后又会发生低血容性休克,因受损之肌肉会发生大量液体淤积水肿,大量体液渗向伤处,使细胞外体液大量减少而休克。
    上述致命的原因多为血液离子不正常释放造成肾脏衰竭与心律不整而死亡,其实在一个受困的现场只要迅速的打上点滴建立输液管路,输入适量的液体就能减轻离子失衡造成致命性的伤害。

    挤压伤症候群。基本病生理为骨骼肌组织对于压挤的创伤非常敏感而容易被破坏,可因压挤导致血流被阻断,骨骼肌被展延而被破坏,而当一旦压挤力被移除时,血液一下子灌流回来会再成"再灌流伤害",受伤组织也会一下子严重水肿,此时很多细胞分泌因子和自由基产生造成组织破坏外,甚至因患者长时间受困,原本已处于脱水状态,加上再灌流造成局部受压组织严重水肿,会反而使中央循环血液急速减少而流向第三体腔中,造成患者低血容性休克,严重者甚至死亡。临床上常见因 Crush Syndrome 造成的问题有低血容、代谢性酸血症、钾离子过高症及急性肾衰竭等。所以在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处理上,在发现患者开始,就要积极地给予输液治疗、体液补充,且考虑加上碳酸钠或葡萄糖液合并胰岛素、静脉给予来处理低血容、酸血症、横纹肌溶解,或电离质不平衡等问题,减少进一步并发症的产生。若产生的有毒物质已造成肾小管破坏而导致急性肾衰竭,就就要考虑人工透析的处理。所以在灾难地域若无法取得干净的水源,人工透析就无法执行,要想办法外送病患以减少死亡。 Crush Syndrome 为灾难医学倒塌结构物伤害中特别且重要的医疗课题,有志参与灾难医学者应该要深入了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23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式的施救人员难道连这点知识都不具备吗?
    --好多不是正式的。
    而且我见过很多电力局的不懂电力常识的。
    zengjing 发表于 2010-4-21 22:21

    红十字会派出的救援队(假如有的话)应当是知道这些常识的,但由于救援人员好多不是正式的,那么红十字会知道再多很好的救援方案,这些非正式救援人员也无法得知呀。

    PS:
    没有示意图,“双头螺栓法”无法理解。
    一,螺栓长度是固定的,怎样迎合环境。
    二,螺栓长度是固定的,即使通过裁切迎合了环境,每次上升不能超过螺母厚度的高度。
    三,螺杆跟螺丝之间的接触面叫做螺纹,而螺纹并非想象的那么可靠,因为它会在旋紧过程中滑丝。
    四,垫板,别说垫板是砖块了,就算垫板是钢板,得多厚多款多长才能承受一栋楼的重量呢。
    所以,没有示意图,“双头螺栓法”的确无法理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双头螺栓法”画个示意图就更好了
    --
    还是很好理解的,也应该可行。
    不过要多带几个,才能交替用,否则撑高到一定程度后没法往里加螺栓。有两组的话就可以交替往上加螺栓了。
    zengjing 发表于 2010-4-21 22:18

    给不明白的诸位描述描述?说实话我也不是特理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24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5 17:5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4-24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一颗双头螺栓底部垫砖,螺栓顶部垫铁板至所需撑起的部位,用两把扳手旋转螺栓上的螺母。并可多用几个螺栓顶牛,交替顶高并填塞砖块来抬高楼板。

    两板间距离原来为L1,用螺栓1塞入其中并旋转螺母直到尽头,此时板间距离为L2>L1,用砖块垫底+另一组螺栓2撑开板间距离至L3>L2,此时螺栓1可以取下并加砖块垫底,撑开板间距离至L4>L3,如此循环反复。
    之所以要两组螺栓,是因为一组旋转到尽头后,没法取下加入砖块垫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5 17:5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4-24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第二个,双头螺栓,纯属扯淡。

    ---一般的螺栓也许不行。那种齿轮组合中的螺栓肯定可以,螺纹非常粗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24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24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一颗双头螺栓底部垫砖,螺栓顶部垫铁板至所需撑起的部位,用两把扳手旋转螺栓上的螺母。并可多用几个螺栓顶牛,交替顶高并填塞砖块来抬高楼板。

    两板间距离原来为L1,用螺栓1塞入其中并旋转螺母直到尽头,此时板 ...
    zengjing 发表于 2010-4-24 00:35


    你的意思,每次把铁板顶起一点的是螺母,对吗?

    为什么需要两把扳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