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876
注册时间2011-8-10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TA的每日心情 | 难过 2015-8-19 18:50 |
---|
签到天数: 62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本帖最后由 xxxxx213641 于 2020-3-10 21:35 编辑
不知道发哪个板块,本身算闲聊,就发生活区了,如果发错版块,版主还请帮忙挪一下,谢谢。
一、前言终于,换了个人用的键盘~联想的一个薄膜键盘。
好用~
我发现,薄膜键盘,虽然定位低端,但是要做到好用,不是很容易。
你说它低端,低端也有技术含量。
上一个键盘,是受jd好评蛊惑的,99%的好评率加万人好评。
X轴薄膜,短行程,轻压力。
买它~
到手之后,发现,按键压力严重不一致,有高有低。
拆开一看,X轴是X轴,薄膜也没错,但是既无按下去的“咯噔”感,也没有弹起来的“咔哒”感。
我个人不喜欢机械轴,虽然我没有用过所有的机械轴,但是总体上,我是一个“落后的人”,我喜欢薄膜的感觉。
当然,得是不错的薄膜。
搜了许久,买了个小几十的联想,一个无名无姓只有简陋型号的键盘。
从外观上,它符合我所有的要求。
1、ctrl键接近C\V键,方便复制粘贴,
2、方向键区缩小处理,减少键盘长度,放在桌子上不对冲鼠标。
3、按键短行程,利于打字画图。
4、拥有数字小键盘,画图很方便。
5、有线键盘,画图少冲突,也没有待机恢复时的卡一下问题。
6、方向键区域大Delete键。
到手之后,就是试试打字的手感了。
有别于之前的键盘感觉,上手适应了一会,这个薄膜还挺好的,挺喜欢。
有一定的“咔哒”感,但是又不是很重很明显。
按键压力合适均匀,有触感但是不累手。
当然,薄膜的这种反馈,属于主观喜好,有的人不喜欢,那就是不好。
这属于主观喜好问题。
二、正题
常见做的做刀的高碳低合金,国内比较多的O1、GCr15(52100),当然还有其它的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就是让大家有个概念就行。
这类钢,主要是碳含量比较高,合金又很低,加起来可能也就2%、3%。
低合金钢---合金总含量小于5%。
如果只是单单说碳化物大小,不讲带状、网状这些,这些碳化物尺寸一般都是小几微米,
相比传统高碳高合金钢来说,那是小的不行了。
而且平均比现在高合金粉末钢也要小。
这么小了,还是会有人追求细化,这个和“属性”有关。
比如高碳钢淬火常见晶粒度7-8级,淬到9级就是很细,10级11级都是特殊细化的。
而高碳高合金那些,起步就是9级,淬到9级、10级算正常的,低于9级很多时候就要返工了。
这是属性不同,小几微米的碳化物,对于这种钢就是“大”的了。
一般正常加热淬火的时候,原材料里就有大小不一的碳化物。
当你加热到一定温度的时候,随着温度的上升,以及时间的关系,部分碳化物会慢慢溶解,融入奥氏体里。
当然,能不能完全溶解和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假如正常情况下,你的板子下料开好V了,然后淬火。比如O1吧。
你想着,如果保温时间一样,一般820淬火,那我是790、760、还是850、880呢?
一般情况下,760淬完后,如果你观察组织,你会发现,还有一堆分布的大大小小的碳化物蛋仔。
这是因为温度太低,大量的碳化物化不开了。
880再来它一炉
然后你惊喜的发现基本上找不到什么蛋仔了,剩下的都是极小的小蛋仔了。
但是这时候你发现晶粒度有些不那么漂亮了,各项性能也有点不那么好使。
所以,我们又要其它性能相对漂亮,又要碳化物尽量小。
于是各路大法师出手了。
先高温加热,让碳化物尽量溶入奥氏体里。
因为蛋仔和冰块在热水里面一样。
当然,现实是,如果温度不够,某些碳化物不会“完全融化”。
现在这锅热汤的碳化物几大部分都融化了,剩下的没化完也化成小不点了。
或淬或冷,然后转后续处理。
那么,这种超细碳化物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
因为N多学者做了很多研究,发表了一堆论文,但是,居然会互相“干仗”。
比如洛轴发现SKF的52100类轴承里面的碳化物也有大尺寸的,而SKF的疲劳寿命却依然挺高的。
有研究认为主要是细化的晶粒原因,也有人认为和马氏体的含碳量有关,那是另外的话题了。
也有的学者发现,细的碳化物可以提升多种性能点、比如冲击韧性、各种强度。
有个热处理大佬说过一句话,大意是:
提升性能的方式有很多,极度追求细小的碳化物不一定是合适的途径。
我个人感觉是,对于做刀,这类钢材,碳化物如果能控制在一定正常水平内,
基本上影响实际性能的,会和晶粒度、组织有更大的关系。
当然,这个还和原材料有关,而且关系很大,
比如原料的冶炼水平、夹杂物类型数量、碳化物的分布和大小。
如果料子很糟糕,那就不属于“正常水平”。
比如严重的带状碳化物,尤其是对高碳高合金,几乎就是致命的。
严重的网状碳化物对高碳低合金也是极度要命的。
这又是另外的话题了。
简单说,想要小,就是上温度融了它。然后再热处理。
这类钢值不值呢,我觉得如果是个人刀匠,值,噱头和微弱的提升可以提升溢价能力。
对于批量来说,不如换个思路。就好比SKF本身也没有死磕超细碳化物一样。
最后,一点经验参数:
像这类钢,要处理,一般加热到1020-1050摄氏度。时间要看你的零件厚度和加热方式。
我印象里面,一般刀匠,几个刀胚子,气炉和电阻炉用的多,
前者到温15-20分钟足够,后者20-30分钟足够了。
之后是后续其它热处理。
不能太贪心,几个胚子你热个把小时,碳化物是化的没啥了,可以刀也烧的差不多挂彩了。
批量来说,其实,如果原料不差,正常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碳化物也不会辣眼睛的。
另外,如果到手的料子有点坑,做金相发现碳化物一定的网状、带状、一定的大蛋仔。
也可以用这个办法挽救一下。
挽救,不代表重生,但是总比扔那等死好。
最后:以上的“这类料子”“钢”等等,如无备注,都是说的常见做刀的高碳低合金钢,比如52100、O1这些。
不适用高碳高合金和其它。
最后放个无关的图
本人还在继续学习中,文章的内容不代表绝对正确。
热处理这个玩意,本身很多的机理都是假设的模型和理论,
所以,随着各路大神的研究深入,有可能新的研究成果又推翻现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