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20
注册时间2010-4-26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本帖最后由 riva 于 2013-4-29 20:15 编辑
即使配方相同,以过去自然生长成熟的药草和现在药田出来的比,药效肯定差了,生长周期都不一样了啊。人工养殖的中药原料药效比以前的要差这已经是中药界的共识。
xiaozhua 发表于 2013-4-25 18:03 ![](http://www.knifriend.com/images/common/back.gif)
从逻辑上讲“自然生长成熟的药草和现在药田出来的比,药效肯定差了”也是一个需要证实的命题。举个反例:人工培育的水果、大规模种植的水稻,比起绝大多数自然野生的味道都好。那为何这话听上去那么顺耳呢?答案也很明显——这个说法不仅符合中国人传统中“今不如昔”的观念,更可以为中医疗效不佳开脱责任,因此广受业界欢迎。
药材都是野生的时代中医疗效就那么好吗?当然不是,但那个时代也有类似的说辞。比如鲁迅老爸生病,当地名中医开的药引子是“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为什么一定要这些稀罕玩意儿呢?目的只有一个——治不好别怪医术不高药方不好,得怪你找不到药引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