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gzh126

转贴:"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致命伤研究"有时间的人看了就当解解闷吧!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6 10:1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1-7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篇幅很长, 若是以"试论"为题, 或许可行, 文中的部分观点和论据是否正确, 需要谨慎对待, 转贴者也应该进行尽量的分析求证. 希望以客观的态度去学习和了解,无论是古代的历史还是中日或其他国家其技术的优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7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谦小儿信口雌黄,漏洞百出。此等哗众取宠谬文,竟流毒千里,可悲可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7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7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xhpaper.net.cn/

    恩,我是

    [ 本帖最后由 磨刀石 于 2007-1-8 09:39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8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陌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9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1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字基本属于放屁,以中国之大,要是采用炼一次铁就砸一次炉子的土办法,恐怕只有十分之一的军队能装备铁兵器了.

    该文的作者说炼铁用木炭比煤好,又说用焦碳比木炭好,可见他连焦碳是怎么来的都不知道.

    以古代中国的领土面积看,足以证明中国的冶金术之优点,

    据说掌握先进锻造技术的西夏不是完蛋了吗?
    擅长铸花纹钢的印度人又有什么出息呢?
    掌握楼主推崇的木炭锻造技术的日本何以龟缩到中国边缘的小岛上呢?

    那些没有效率的愚蠢冶金术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淘汰,代之以更有效率的方法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1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klmding.cn/

    原帖由 流泉 于 2007-1-11 09:19 发表
    楼主的文字基本属于放屁,以中国之大,要是采用炼一次铁就砸一次炉子的土办法,恐怕只有十分之一的军队能装备铁兵器了.

    该文的作者说炼铁用木炭比煤好,又说用焦碳比木炭好,可见他连焦碳是怎么来的都不知道.

    以古代中国的领土面积看,足以证明中国的冶金术之优点,

    据说掌握先进锻造技术的西夏不是完蛋了吗?
    擅长铸花纹钢的印度人又有什么出息呢?
    掌握楼主推崇的木炭锻造技术的日本何以龟缩到中国边缘的小岛上呢?

    那些没有效率的愚蠢冶金术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淘汰,代之以更有效率的方法而已. ...

    赞同~~~~赞同~~佩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6 10:1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1-11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有关中国古代开始也是采用木炭,后改用煤炭,因为煤炭开采量大,容易成为各地区的燃料。但是利用煤炭冶炼,缺点是,带入的杂质过多,如硫等。为此,中国古代的冶炼工艺也进行了相应的发展,从炒钢法的单室改为双室,后又发展出灌钢法,降低了有害元素。利用煤炭对于大规模冶炼应该是很好的燃料选择。
        日本在古代也了解中国使用煤炭,但是由于日本煤炭少,而木多,所以木炭仍然坚持作为冶炼燃料。并且煤炭的优缺点他们也是了解的。
       注:煤炭和木碳在炒钢法中,不但是燃料,同时也是铁矿/砂增加碳,以降低铁的熔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1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文章没法驳斥,就好像一个老太太非说地球是大乌龟托着的一块土,您还能带他上太空看看去?

    真能写,这点特别佩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funsn.com.cn/

    只说一点,文章中提到了隋以后的冶金研究比较模糊,这个是事实,原因很简单:隋以后的铁器出土较少,研究自然相对粗糙一点。为什么出土少?原因更简单:领土的扩张、社会规模的扩大使得铁器供不应求,优质的铁器传世作为文物、差一点的铁器回炉打造农具,很少成为墓葬品,自然出土不多。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5-29 08:4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3-2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potop.net.cn/

    日本曾在中国唐至北宋时派谴留学生到中国,同时亦将锻造技术学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7-27 21:23
  •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7-3-3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哗众取宠的文章,研究不是闲聊,拿出证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3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zdxz.com.cn/

    漂亮喜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3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rzdsb.cn/

    写那么多有个鸟用
    都是扯淡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3-20 08:5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6-16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挺好!
    就是对微量元素在冶炼中的作用表述上有些不理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1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谦的文章居然也能有人相信,还转载,还挺好?

    天涯关于驳斥此文章的帖子太多了,有空去看看吧。


    我仅仅驳斥一点,证明一下其中的错误有多么多。


    原文:“铁水本身,不是好的渗碳剂。除了中国的灌钢和欧洲曾短暂尝试的弥散法之外,古今都没有采用生熟铁杂合炼钢法的,尤其现代炼钢业无一采用这种方法,这就很能证明问题了。”

    恰恰相反,铁水是渗碳速度最快的渗碳剂。虽然现代炼钢业无一采用这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是一种仍然在使用的热处理渗碳工艺。大家可以参照2001年版的《热处理方法500例》和《热处理手册》两本书中相关的介绍。这种工艺的渗碳速度和效率是目前最高的,但是会在工件表面残留一层铁渣。

    所以从这往后的文章没有了基本的立论和论据,对灌钢的结论也就是错的。

    [ 本帖最后由 qibao9891 于 2007-6-17 21:42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23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哦,m'y god,原来是黄老先人的文章!在tianya早就被日死了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