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220
注册时间2006-5-17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template/2014/images/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09-8-31 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bertnaoko 于 2009-8-31 03:31 编辑
另外真的除了DC就没人在接合处做文章吗?错了,很多人在结合处做文章的.
简单举个例子,hinderer的接合处是一个梯形的面,DDR的接合处烤的是锁定一个突出来的小方形面,甚至strider开始的时候都知道烧锁头形成氧化钛(氧化钛比钛硬度高,耐磨).沙开始是一个三角区,随着磨损或者用力也会进去形成大面积接触.沙的设计里最大的弱点就是线锁容易按进去,这就是小角度接触的坏处.很多刀匠,虽然也采用小角度接触,但是他们都知道用个什么方法去弥补,比如大背夹,铛片等等.
非要说沙为什么按进去还不怎么磨损的根本理由,恰恰不是那层氧化钛.而是大面积加光滑的表面.这和你用KGcoating处理的道理一样,虽然一下子很难理解为什么粗糙的表面更顺滑,那是因为它软,处于钢和钛之间,KG起了润滑的作用.
就算大沙没有那层coating,磨损的速度是一样的.之所以你觉得沙磨损小(其实我觉得它磨损蛮大的,毕竟那时候我6,7把沙整天把玩拆卸,我了解它们的磨损,所以第一次你甩开我的沙我让你用手挡着开,因为沙是有磨损的),那是因为和沙比,我们身边的折刀锁定太薄了.钛厚了自然你就觉得磨损少了.
真实的例子,曾经为了了解沙磨损的快慢,我电镀了了已经磨损的区域,然后看那层我电镀的区域的变化.确实,短时间呢让那么厚的钛出现人能感觉到的磨损是很难的,但是我确实观察到磨损是一直在进行中的.
沙的设计让它磨损小,是一种假象.这是薄刀片,厚手柄加小角度接触造成的.
另外我没有去了解过,沙的这种小角度大面积的方法究竟有多少做一体的刀匠在采用?能举出一个两个例子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