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YeSir

数点疑问请教周大师

 关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glcl007 于 2007-1-13 18:11 发表

Yesir阁下是在转移话题吗?
你不是一直坚持相信每次折叠都会失炭吗?
举出折打渗碳的说明,
你怎么又说直接用高炭钢折打.
高炭钢折打也不是没有.........

另外请教Yesir先生,你在贴子里说到的这段:
[日本测 ...



这几年你真是一点长进也没有啊~~~  
到底谁在转移话题,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
YeSir:大师一直宣称材料采用45号钢和60号钢混合折叠锻打,总含碳量不到0.6%(未达高碳钢级别)的材料经过宣传的15次折叠之后含碳量还能剩多少?
           含碳量不足又如何保证刀剑的性能?
大师:谁说我用中低碳钢做不到高硬度?我有龙泉秘法,能把低碳钢“渗碳”成高碳钢!比日本人沾草木灰强百倍,比现代渗碳工艺所公认的事实更加神奇,渗碳又多又均匀!
YeSir:既然能用高碳钢折叠锻打又何必兜一大圈子折成低碳钢再渗成高碳?
大师:谁说我用低碳钢做?我从来不用低碳钢渗到高碳!啥玉钢T10我都不在话下随便弄!(建议大师赶紧把刀友、百兵最近那些用60号钢的帖子全删了,干脆死无对证!
YeSir:你的包钢刀剑硬度不够弹性也差。。。
大师:你敢说我的刀不行?我压支“三枚合”给你瞧瞧~~~

:D:D:D

顺手回答张前秘书长的问题:
1.  传统刀剑的原料铁加热折叠会失碳,这是常识,不是我发明的,OK?
2.  传统折叠平均每次失碳0.03%的出处————日本至少3位现代刀匠对此有过书面论述,其中两位无鉴查,您既然资料多那就好好找找吧!
3.  [匂出来的温度范围是多少?
      沸出来的温度范围又是多少?
      皆烧的温度范围是多少?
      金筋、砂流又是因何而产生?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随便一些初级的资料我想都会有,
基础而简单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既然您说这是随便哪本初级资料都有的简单又基础的问题,那就如你所愿不点名请周大师回答,就你来吧~~~ :)
4.  对于你的建议,日本术语不可夹在中文中?那请你身体力行,以后讲到“刃文”“反”“铓子”啥的拜托纯用日文哈啦~~~
   PS. “匂”是汉字,音bi,我用拼音很容易打出来。记住了,下次别再犯毛病,费事又说你没文化...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这个帖子,经过这么几天的论述,应该能够帮助到大家去了解一些事实。
我举的所有理论、证据,都是基础的、有据可查的,符合逻辑的。
而周大师的发言,往往对于一些基础的科学常识视而不见,看到现在只是两句话而已:“I can do it”、“秘法”...

加上某些用心龌龊之徒隔三岔五就跳出来故意把水搅浑,转移话题、混淆视听,这个过程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加上周版主不断的删除我在此贴及其他一些帖子中的正常讨论,我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再陪周大师在他的“秘法”里兜圈子了,所以接下来请大师唱段独角戏吧,慢慢演,背佝点,脚再拖着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YESIR大侠又来指点大家玩弄文字的技巧拉?拍手欢迎~!~!

在下在第五页上的一些拙见和疑问,您还没指教过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Sir 于 2007-1-14 02:18 发表
我想这个帖子,经过这么几天的论述,应该能够帮助到大家去了解一些事实。
我举的所有理论、证据,都是基础的、有据可查的,符合逻辑的
而周大师的发言,往往对于一些基础的科学常识视而不见,看到现在只是两句 ...


关于手压弯刀的故事,没有任何证据,也没有公认不是马甲的前辈来作过证。

批评含碳不足在先,老周说明如何保持碳量后又批评保持碳量的做法不必要在后,不知这符合何种逻辑?

夸耀日本古刀是压不弯的在先,遭质疑后又承认日本刀也可以压弯,不知这又符合何种逻辑?

还有,直刀淬火的问题,先说“弯度不够”,后又说“弯度太大”,更不知属于何种逻辑?



[ 本帖最后由 江南春 于 2007-1-14 02:33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Sir 于 2007-1-14 02:08 发表
顺手回答张前秘书长的问题:
1.  传统刀剑的原料铁加热折叠会失碳,这是常识,不是我发明的,OK?
2.  传统折叠平均每次失碳0.03%的出处————日本至少3位现代刀匠对此有过书面论述,其中两位无鉴查,您既然资料多那就好好找找吧!
3.  [匂出来的温度范围是多少?
      沸出来的温度范围又是多少?
      皆烧的温度范围是多少?
      金筋、砂流又是因何而产生?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随便一些初级的资料我想都会有,
基础而简单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既然您说这是随便哪本初级资料都有的简单又基础的问题,那就如你所愿不点名请周大师回答,就你来吧~~~
4.  对于你的建议,日本术语不可夹在中文中?那请你身体力行,以后讲到“刃文”“反”“铓子”啥的拜托纯用日文哈啦~~~
   PS. “匂”是汉字,音bi,我用拼音很容易打出来。记住了,下次别再犯毛病,费事又说你没文化...

...

请不要转移话题,ok!
要叫板那你肚子里要有货,
这几天俺没看出你有一点知识。。。。。。
和你这自称日本刀鉴赏高手讨论,
看看你这义愤填膺打假的卫道者,
到地是真懂还是假懂,
看看是谁在装出“专家”的样子在忽悠。。。。。。


答4.[匂”是汉字音bi,我用拼音很容易打出来。]
说你没文化你还真没文化,
知道什么意思,
汉字什么意思吗?
会念吗教教你。。。。。。

匂:日文发音におい(nioi)(尼奥伊)
汉语意思------气
若讲汉字音:
国际标准汉字大字典  
匂 xiōng
 ㄒㄩㄥˉ
古同“ 匈 ”。
郑码:RYRR,U:5302,GBK:84F6 笔画数:4,部首:勹,笔顺编号:3535

沸:日语发音にえ(nie)(尼唉)
沸------沸

匂:bi ---- 是有这个字,用在此处合适吗?
匂出来的温度范围是多少?
俺是用汉语理解,还是日语理解。
还是不土不洋的理解到是要请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cstarlight.cn/

原帖由 YeSir 于 2007-1-14 02:08 发表
顺手回答张前秘书长的问题:
1.  传统刀剑的原料铁加热折叠会失碳,这是常识,不是我发明的,OK?
2.  传统折叠平均每次失碳0.03%的出处————日本至少3位现代刀匠对此有过书面论述,其中两位无鉴查,您既然资料多那就好好找找吧!
3.  [匂出来的温度范围是多少?
      沸出来的温度范围又是多少?
      皆烧的温度范围是多少?
      金筋、砂流又是因何而产生?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随便一些初级的资料我想都会有,
基础而简单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既然您说这是随便哪本初级资料都有的简单又基础的问题,那就如你所愿不点名请周大师回答,就你来吧~~~
4.  对于你的建议,日本术语不可夹在中文中?那请你身体力行,以后讲到“刃文”“反”“铓子”啥的拜托纯用日文哈啦~~~
   PS. “匂”是汉字,音bi,我用拼音很容易打出来。记住了,下次别再犯毛病,费事又说你没文化...

...

现回答你的2:[传统折叠平均每次失碳0.03%的出处]
请记住你的数值0.03%.
这个值那么绝对肯定吗?
我有些东西看不懂了啊,
麻烦你给讲讲好不好。

数值是不是一定很绝对俺也不明白,
你不是不在乎电话费吗?
你去做做好事打个电话问问书上那高人,
给俺这些外行们讲讲好不好。。。。。。

[ 本帖最后由 zglcl007 于 2007-1-14 12:05 编辑 ]
z1.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gecbbs.cn/

1.  传统刀剑的原料铁加热折叠会失碳,这是常识,不是我发明的,OK?
回答:既然常识我想没必要浪费时间,
         再说前面有人说的已经够多。。。。。。


3.  [匂出来的温度范围是多少?
      沸出来的温度范围又是多少?
      皆烧的温度范围是多少?
      金筋、砂流又是因何而产生?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回答:你想知道,
老周前面回答了
[至于你问的温度范围,我不知道是750度还是760度,因为我没量过,呵呵.]
请教对还是错呢?

我也乐于讲,
资料是不少,
随便找点基础知识就够了。。。。。。
到是看看你真懂还是假懂,
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出来,
所以你先入门在说。。。。。。

还有看要清楚了,
过分的区分沸与气真的有哪个必要吗?
说你没入门层次不够不冤枉你的。。。。。。


若是基础知识不够,
俺再来点详细著作中的,
资料很多的随便一本的几叶,
解释你着还没入门的问题够用。
不过想看清楚明白得够级别。。。。。。

[ 本帖最后由 zglcl007 于 2007-1-14 12:14 编辑 ]
z1.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轻松一下,讲个故事:
有个刚学会写字的小朋友,
老师让在四线方格里练习,
练的横平竖直,
有一天见了一位书法家的字,
敢觉都是错别字了,
笔画出头,
笔画封堵不到位,
都是错别字啊。。。。。。
这个小朋友抓破脑袋,
就是想不明白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Sir 于 2007-1-14 02:08 发表
这几年你真是一点长进也没有啊~~~  
到底谁在转移话题,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
...

这几年你真是一点长进也没有啊~~~ :D
还在弄些不是问题的术语在发问,
看不出有什么长进和了解。。。。。。

道听途说点芝麻豆粒的就认为了解了,
还以为自己是日本刀鉴赏大家。
看你就像班门弄斧,
关帝面前耍大刀,
孔夫子面前背论语。

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就以打假的卫道者出现,
忽悠误导的我看是你吧

说你级别底的可怜,
你看看你是哪个级别:
一 有把刀你看的出是把日本刀,
    恭喜你,
    你答对了,
    你终于迈出第一步了。

二 有把刀在手里,
    眼中没有全刀,
   只有刀姿刃纹特征,
    淬火锻打工艺分析欣赏时,
   祝贺你,
   你该升级了。

三 刀的知识已经了解怎么回事了,
    已经不拘泥于某种没有必要的限制,
    心中有刀,
   眼前或手里已没必要有刀,
   就可以讲解解惑。
   高级啊佩服。

遇到这级别俺也好好请益。
坛子里的高人都不发话不会在看俺笑话吧。
   
四 不就是把刀吗,
    著述立说,
    写书总结传授知识传世。
    大家啊高山仰止的宗师。
    俺没出息是不会想的。。。。。。

你是到不了本阿尼光逊的水平,
看扁你。。。。。。


知道你什么级别了吗?
还在问一些基础术语而又不是问题的问题。
二级你是过不了的,
俺看你是还没长进,
只是刚刚认识把刀是日本刀的样子而已。。。。。。


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和一个专业刀工提问,
是请教呢?
请教啊就要客客气气。
假如知道了还提问,
那是发难呢还是臭显摆呢?
怎么问的问题都不伦不类。
[匂出来的温度范围是多少? ]
什么意思吗?

[ 沸出来的温度范围又是多少?]
难道只与温度有关?
一叶障目让人可笑啊:D

[4.  对于你的建议,日本术语不可夹在中文中?那请你身体力行,以后讲到“刃文”“反”“铓子”啥的拜托纯用日文哈啦~~~]
又在转移话题,
说的是让你无论用什么语言尽量表达清楚,
别问些不伦不类话让人笑话,
明白吗?
别转移话题了,拜托。。。。。。

俺通篇日文回答贴在坛子里不是没有过,
用日文早用烦了。
机器上日文输入法也有。
你连字都不识,不会念,不知什么意思,看得懂吗?
那还不是对牛弹琴,
不过俺也没必要教你啊。。。。。。

俺讲你会说俺忽悠误导新人,
还是找点书拍点图片,
来回贴比较好省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zngst.cn/

原帖由 YeSir 于 2007-1-14 02:18 发表
我想这个帖子,经过这么几天的论述,应该能够帮助到大家去了解一些事实。
我举的所有理论、证据,都是基础的、有据可查的,符合逻辑的。
而周大师的发言,往往对于一些基础的科学常识视而不见,看到现在只是两句 ...

怎么一要真辩论,
吓的一天不敢来了,
不至于吧。
向来不是很积极得,
过了今天可没人有时间理你。。。。。。

[我举的所有理论、证据,都是基础的、有据可查的,符合逻辑的。]
自封得鉴赏专家还是在当专家,
已满足在胜利的光环中,
自我满足也就够了。
鉴赏专家您慢走,
欢迎随时来啊。。。。。。

再来时麻烦再讲讲,
沸与气的流派特点,
形成原理到地是怎么一回事。。。。。。

俺看明白的事实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得,
自称是鉴赏日本刀的高人,
义愤的所谓卫道者,
和一位刀工专业人士叫板打假。
班门弄斧,
关帝前耍大刀,
孔夫子面前讲论语一番后,
想临战逃脱打退堂鼓了。

有些在真正明了怎么事后是没有过分执著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兄,寡人今天又喝多了哈哈~!~!

何必多废话,叫丫的过来每人5瓶小二,谁不倒的听谁!!!!

谁不服的,跟寡人喝个几瓶小二才有资格开口,哈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hotmir.cn/

不就是想论证“欧冶花言巧语骗人”吗。NND,寡人有就是看不惯这等口气说话的,哈哈,今天就想跟丫的论战个明白!

不怕死的来上海吧,寡人手下兵不多,娘们不算,20多条汉子他能喝倒一条,寡人立刻低头认罪~!~!~!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yyxfm.com.cn/

呵呵~~春春今晚好威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喝多了,寡人也就没什么忌讳的了~

文诹诹的论战都TMD见鬼去吧!俺只要头陀大侠一句话!来上海与寡人一对一喝上个2斤二锅头,如果你不倒,你说啥寡人都信!!
如果你不行,靠,你所有放过的NH3全部给俺收回去!

明眼人去龙泉走一圈就知道,老周做的是什么事情。周边的店铺那是叫做毁坏龙泉的名声,但是老周那里的东西的确不一样!即便跟日本的水平比还有很大差距,也轮不到某些打铁锤子都没耍过的SB来诋毁~!~!~!

哈哈~!

玩文的耍不过寡人,就玩武的好了!来吧!5瓶小二,谁不倒听谁的,咋地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兄说话怎么象“上海人”一样,婆婆妈妈的。让SB喝个几瓶下去,不就见真章了吗??
看看某头陀中文英文日文同时从嘴巴里吐出来,并且满是语法错误和逻辑矛盾,岂不爽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zdxz.com.cn/

以这种态度求教别人~~一一回答你不是亏大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gzc.net.cn/

原帖由 bbsbbs 于 2007-1-14 01:21 发表

奇怪了,我只是说说自己的看法罢了,难道我不能说?
我只不过从原理上论证低碳钢渗碳至高碳钢比高碳钢锻打脱碳至低碳钢难度大,又没说一定很难,您这“你又没做过刀怎么知道一定很难”又从何谈起呢?

况且有 ...

抱歉,如果我使用了不当言语我会向你道歉.
但如果把我说的当成"伪科学"好象言之过早,因为本人不但理论上成功了,实践中亦获成功,所以我这里不是永动机之类的东西,那些做不到的事情本人也从不敢夸口,在我这里马上就能证明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5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bsbbs 于 2007-1-14 01:37 发表
我没说低碳钢不能做成高碳。。
前面说过了,低炭做高碳也是可能的
我只是觉得低碳做高碳需要的设备在龙泉刀厂不现实。
这也是个人看法。

您说的那种生铁转移法我没见过,也没见过资料,实话实说确实不太理解 ...

许多民间的绝活不一定都可以在资料中找得到的,如果今天不是有这些论坛估计大部分人不会相信日本刀要那样复杂的做法,就象你这些资料里也找不出来一样,许多科学的东西都是从一些不起眼的事物得到启发的,人的知识是有限的,科学界现在还有许多问题在争议更何况我们普通百姓?所以怀疑是正常的但不是打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5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djqz.cn/

原帖由 bbsbbs 于 2007-1-14 01:41 发表

能否算高碳钢要看锻打后含碳量,未必硬度高含碳就高的
不锈钢也可以处理到弹簧钢般的硬度,但是含碳量却有所不及。
我个人看法,含碳百分之0.60的60钢在锻打前也不能算高碳钢
如果没有有效的渗碳手段,锻打后 ...

含碳百分之0.60的60钢是高碳钢并不是我发明的说法,许多工具资料里就这么说的,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60号钢750度左右水淬的刀是多少硬度?以我们所做的长刀剑缎打后淬出的硬度与前面的一样是否够硬?如果够硬那就没有什么好争论了.
没看清你的话抱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